卷材用环氧聚氨酯底漆的研制和应用
胡靖晖 罗志刚 王须苟 常霞俊(江苏鸿业涂料科技产业有限会司)
一,前言
卷材涂料分为底漆、面漆和背面漆三类。底漆通常采用环氧类,再配以适当的氨基树脂或封闭型聚氨酯树脂作为交联剂,也有聚酯类和聚氨酯类等。面漆通常采用聚酯树脂类,固化剂选用氨基树脂配套。此外,根据要求的不同,面漆还有丙烯酸类、有机硅改性醇酸类、聚氯乙烯溶胶类、含氟树脂类等。背面漆主要起保护作用,要求附着力好,通常采用环氧类、聚酯类或聚氨酯类。由于面漆是客户直接接触的部分,受到的关注多。相对而言,底漆容易受到忽视。其实一个复合涂层的品质是每一组成涂层配合的总和,为此,研究了环氧和聚氨酯树脂为主要的原料,合成了具有自交联能力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二,实验部分
1,聚氨酯封闭物的制备
将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环己酮和有机锡投入到干净的反应装置中,搅拌升温,再缓慢地滴加苯酚。滴加完后,反应3h 出料。
2,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将 609 环氧树脂、二甲苯、环己酮、聚酰胺投入到干净的反应装置中,搅拌升温,反应3h。再加人上述聚氨酯封闭物,反应3h,出料。
3,底漆浆的制备
将制得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钛白、瓷土、防锈颜料和适量的二甲苯搅拌均匀,研磨分散至细度10μm。
4,底漆的制备
把分散好的底漆浆、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催干剂、消泡剂、二甲苯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包装。
三,结果与讨论
1,苯酚的封闭比率对底漆性能的影响
苯酚封闭的-NCO 的比例,直接影响到后一步反应中可反应的NCO 的量,转而影响底漆的固化速度。当苯酚封闭的-NCO 较少时,与胺改性环氧反应的NCO 就较多,体系的粘度增加很快,反应不易控制。当苯酚封闭的-NCO 较多时,体系中会有完全被苯酚封闭的TDI 存在。一方面这部分TDI 在固化过程中,它的两个-NCO 基团同时反应的难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在高温烘道中,游离TDI 易挥发,直接影响到固化时的实际官能团比率,苯酚封闭的-NCO 的比例对底漆性能的影响见表1。由表1 可以看出,苯酚封闭较少时底漆的性能较好,尤其是擦拭和T 弯较佳。但综合考虑,封闭的比率太低时,不利于大生产的需要。封闭比例选择60%比较合适。
注:底漆固化条件为210~224℃(板温)。
2,聚酰胺与609 环氧树脂的比率对底漆性能的影响
当聚酰胺与环氧树脂进行反应时,聚酰胺中的胺基打开环氧环。如果胺的当量远多于环氧当量时,开环反应易于进行,并且成膜固化时,由于存在过量的胺基,固化反应主要在-NCO和胺基之间进行,固化速率较快。但体系中较多的的聚酰胺树脂却会影响终漆膜的硬度和耐盐雾性能。当环氧树脂过量时,体系中较多的环氧树脂会增加漆膜的硬度,同时对附着力也有利,特别对漆膜的耐盐雾性能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这种情况下,成膜固化反应在-NCO和羟基之间进行,固化效率较低。表现为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烘烤,漆膜的MEK 擦拭次数随着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同时漆膜的防腐性能也会下降。表2 的数据显示,当聚酰胺与环氧树脂的当量比在1/2~2/5 时,底漆的整体性能较好。
注:底漆固化条件210~224℃(板温)。
3,底漆催化剂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底漆与面漆的附着性问题必须在底漆配方设计中加以考虑,对面漆要求的漆膜性能实际上是对整个涂层,包括底漆和面漆及前处理的镀锌层和钝化层来进行测定的。底漆中催化剂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见表3。
注:配套面漆选用江苏鸿业涂料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HY-C-02 海蓝面漆;底漆固化条件为210~224℃(板温),面漆固化条件为216~232℃(板温)。
底漆中催化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底漆的固化度。随着用量的增加,同样固化温度下底漆的固化程度会有明显的提高。当底漆固化程度极高时,耐MEK 擦拭会提高。但在随后的面漆烘烤固化过程中,反而会对面漆与底漆间的附着造成一定的困难,表现为T 弯变差。如果底漆烘烤时固化的程度较低,也同样会影响面漆固化效率,表现为面漆的耐MEK 擦拭不好,整个漆膜的耐盐雾性能也较差。表3 显示当催化剂的用量为整个树脂量的1%时,漆膜的综性能较好。
四,结语
上述实验中,我们通过选用了可低温解封的苯酚-TDI 封闭体系,以及柔韧性和附着力较好的聚酰胺改性的大分子环氧树脂,制得了与面漆配套性好、适应低温固化的底漆用树脂。同时为了确保底漆面漆的配套性良好,我们还重点考察了底漆中催化剂的用量对配套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制成的自交联型卷材底漆用树脂,能够制备出高性能的、与面漆配套性好的底漆。同时由于体系终的成膜固化选用的是自交联方式,固化时体系释放的有机物也相应减少,所得底漆对环保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