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大发展需要道路标线涂改材料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和城乡道路四通八达,建新路、改旧道的工程剧增。在交通日趋繁忙、塞车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交通部门就必须想方设法改造现有道路,扩大路面,增加车道,以及通过合理划设道路交通标线和路面标记的方法,更好地引导车辆和行人通畅、顺序行进。因而需要改划道路标线和路面标记,即清除原有的标线和路面标记,或涂改原有的标线和标记,再重新划设新标线和新标记,给驾驶员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引,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2 清除和涂改道路标线的方法
现有的清除和涂改原有道路标线和路面标记的方法有如下3种:
2.1 机械清除法
采用机械打磨或铣削或刨削的方法将原有的旧标线清除掉。此法常用于清除旧的热熔标线涂料划设的标线涂层,因为热熔标线涂层较厚(约1~2.5 m m ),清除的工作量大,磨或铣或刨时都很易伤及标线底下和周围的路面,且费工又费时。
2.2 化学清除法
利用脱漆剂中的溶剂对标线涂层的溶胀作用,可以将标线涂层从路面上剥离。常用的脱漆剂为混合的有机溶剂,此外还有:稀热碱溶液或常温有机酸类溶液;加磷酸或磺酸等腐蚀性物质的酸性脱漆剂;由1份苯胺和10份氢氧化铵(体积比)混合的碱性脱漆剂;由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或亚甲基氯化物等组成的不燃性脱漆剂;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的乳化剂型脱漆剂;热硅酸盐溶液的硅酸盐型脱漆剂等等。溶剂型标线涂料划设的标线涂层较薄,用脱漆剂清除较方便、实用,但是脱漆剂大量散发的溶剂会污染施工环境,易造成人员中毒,引发火灾,不宜大面积使用。
2.3 高压水冲洗法
高压水冲洗路面上的旧标线和路面标记效果较好,不会损伤路面,但需要高压水泵、喷枪及冲洗水,适用于清除溶剂型和热熔喷涂型及水性涂料等划设的薄型标线或标记涂层。
2.4 涂改法
在需要涂改的旧标线和路面标记上用涂改材料覆盖粘贴或涂刷掩盖是一种较为方便的方法,常用的有热熔标线涂料、各种类型涂料、成型标线带或其他材料。但要满足色泽、遮盖率、耐磨、附着力、抗滑性等性能要求。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工厂生产道路标线涂改材料,并且也没有制定出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认为英国标准B S 7962:2000对此类材料的技术要求较为合理、适用,特对它做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有所借鉴,在研制标线涂改材料新产品时,可将该标准作为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
3 英国标准BS 7962:2000对道路标线涂改材料的性能要求
该标准名称为《Black materials for maskingexisting road markings Specification》,译成中文为《涂改现有路标的黑色材料规格》。这里所指的黑色涂改材料可以是热熔型标线涂料、各种类型涂料、胶带或其他材料,可以是移动式的或固定的。该标准只规定了在沥青路面上的涂改材料的性能要求,并未规定施工方式,材料生产商自定和提供施工方式,换言之,不管用什么材料和施工方式,只要涂膜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即可。该标准的检测方法既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也适用于路面现场检测。
3.1 亮度因数
1)定义:在规定的光照条件下,给定方向上物体表面的光亮度与同一光照条件下完全反射或完全透射的均匀漫射体光亮度之比。符号为β。
2)检测方法:采用B S E N 1436:1997中附录C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类同于我国检测道路标线亮度因数和颜色的方法,参见交通行业标准《路面 标线涂料》(JT/T280-2004)。
3)指标:黑色涂改材料的初始亮度因数及使用期间的亮度因数β均不能大于0.06。
3.2 颜色
黑色涂改材料的颜色范围:初始及使用期间的色品坐标应在表1范围内。
3.3 抗滑性
1)定义:轮胎和材料之间的抗滑能力,用摆式磨擦系数仪测定。单位是S R T,等同于我国普遍采用的单位BPN。
2)检测方法:采用B S E N 1436:1997,附录D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类同于我国检测道路标线抗滑值的方法,参见国标《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8)。
3)抗滑值指标:黑色涂改材料的初始及使用期间的抗滑值均不能低于45 S R T。而我国标准《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 B /T16311-2008)对标线的抗滑值要求也是不低于45 BPN。
3.4 镜面光泽度
1)定义:折光指数为1.567的镜面反射方向上样板的相对反射率,反射率是指在规定的立体角内,样板反射光光通量与入射光光通量之比。
2)检测方法:采用B S 3900- D5规定的检测方法,几何条件为85°。该方法类同于我国检测涂膜光泽的方法GB/T 9754-2007。
3)光泽度指标:黑色涂改材料的初始及使用期间的镜面光泽度均不能大于4。
4 短 评
英国标准B S 7962:2000从使用性能角度上对应用于涂改沥青路面上的标线和标记的黑色标线涂改材料进行了规范,这些性能规定均是从实用、安全的角度出发,基本上满足了被涂改标线的不可视性及涂改层的抗滑安全性两大基本要求,对材料生产者和使用者均具有指导意义。水泥路面是灰白色的,而不是像该标准所规定的沥青路面那样的黑色,因此在水泥路面上用的涂改材料除了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能指标也可供参照。
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应该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标线涂改材料的行业标准,以稳定和统一该类产品的质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道路总里程中,水泥路面的数量甚至超过沥青路面,新标准应该不仅规范适用于沥青路面上用的黑色标线涂改材料,也应规范适用于水泥路面上用的灰白色标线涂改材料。要使灰白色标线涂改材料的色泽和水泥一致,其色品坐标和遮盖率等方面还有不少研究工作要做。此外,在我国的标线涂料标准J T 280-2004和标线检测标准G B 16311-2008对标线的镜面光泽度均没有具体要求,故在制定我国的道路标线涂改材料行业标准时,是否还要镜面光泽度的这个性能要求,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