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rAl2O4/环氧长余辉发光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日期:2021-12-23     浏览:149    
核心提示:纳米SrAl2O4/ 环氧长余辉发光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朱思彧1 张霁1,2 许 飞3 诸亚堃2 周 斌3(1. 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
纳米SrAl2O4/ 环氧长余辉发光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朱思彧1 张霁1,2 许 飞3 诸亚堃2 周 斌3
(1. 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00010 ;2.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 ;3.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江苏常州 213016)

0 引言
环氧涂料具有优异的耐碱性、抗化学品性,附着力强,成膜后涂层的机械强度高且富有韧性,广泛用作钢铁表面的防锈底漆和车间底漆,也可用作桥梁、船舶、海上平台、港湾设施、汽车底盘表面以及油罐外壁的防锈底漆,还可用作化工防腐涂层、煤矿设施的防腐涂层等[1]。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干燥及固化期间的环境条件变化或者是涂料自身质量的影响,都会产生种种缺陷。漏涂/ 膜厚不足是一种常见的涂层缺陷[2],无论是刷涂、辊涂还是喷涂,都会出现漏涂,进而影响涂层性能,导致早期腐蚀。因此对漏涂/ 膜厚不足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检查漏涂/ 膜厚不足的方法,如测量湿膜厚度、低压湿海绵检漏仪、高压电火花检漏仪等,检测速度慢,效率低下。美国海军采用荧光检测技术,提高涂层完整性检测的速度和效率。美海军MILPRF-23236 C 中增补了在压载舱底漆中加入荧光颜料的要求[3-4]。该技术在实船应用中表明:用黑光灯检查荧光涂料,其速度和精确性比传统检查方法更高。在相距1.5 m 远处用闪光灯检测不到的针孔漏涂点(直径0.5 mm)和基材分离缺陷在紫外线照射下变成可见的。当用不含荧光颜料的面漆罩涂后,紫外线照射下针孔漏涂点处的底漆会发出荧光。然而工业黑光灯体积庞大、使用的灯泡易碎且昂贵。便携式黑光灯无法长时间使用,充电时间长,并且价格也较昂贵。
为了更方便地检查漏涂/ 膜厚不足,本文采用夜光粉(主要成分:纳米Sr 0.94 Eu 0.03 Dy 0.03 Al2O4)长余辉材料代替传统的荧光颜料,制备了长余辉环氧涂料。由于长余辉材料的特性,可以将日光等光源的能量储存起来,关闭光源后,再把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慢慢释放出来,并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光[5-7]。这样,涂料施工完成并固化后,即可在暗房中直接进行检查,无需任何设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环氧树脂;固化剂;夜光粉,主要成分:纳米Sr 0.94 Eu 0.03 Dy 0.03 Al2O4,自制( 以下均简称为纳米SrAl2O4),平均粒径100 nm ;溶剂。
1.2 长余辉环氧涂料的制备
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夜光粉,高速搅拌下分散;按混合比加入固化剂和适量溶剂,搅拌,并制膜,溶剂挥发后即成膜。将漆膜称重,按式(1)计算夜光粉的理论含量:

当夜光粉含量增加到一定值时,纳米粒子有可能聚集成较大颗粒发生沉淀,此时,将沉淀的夜光粉过滤出来,用溶剂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干燥后称重,用式(2)计算夜光粉的实际含量:

夜光粉含量结果见表1。

1.3 性能测试
光学显微镜测试:采用上海长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CMM-88E 金相显微镜直接观察,复合膜放大3 000 倍;
扫描电镜测试:采用日立公司S-3000N 型扫描电镜,取漆膜的截面表面喷金进行SEM 观察;
发光性能测试:采用日本岛津SHMADZU 公司RF-5301Pc 型荧光光谱仪,直接测试漆膜的激发与发射光谱,激发光谱是300~500 nm 的连续宽带谱;
余辉时间测试:预先在太阳光下将漆膜激发10 min,再用1980A 表面亮度计测量发光亮度的变化;
涂层理化性能:按照相应国家标准进行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光学显微镜测试
图1 为不同纳米SrAl2O4 夜光粉含量的长余辉环氧涂料漆膜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中颗粒大小在100 nm 左右。图1a 中,夜光粉理论含量为8%,分散比较均匀,当夜光粉理论含量增加到10% 时(图1b),漆膜中的夜光粉已经开始出现团聚现象,一旦团聚成较大的颗粒,夜光粉就会发生沉淀,导致漆膜中夜光粉实际含量不再继续增加,开始保持基本不变,这也是为什么漆膜中夜光粉的实际含量与理论含量不一样的原因。在该研究体系中,纳米SrAl2O4夜光粉的高添加量约为8%。

2.2 扫描电镜测试结果
纳米SrAl2O4 夜光粉的颗粒较小,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如何使其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图2为样品4 的SEM 照片,从中可以看出,发光粉粒径在100 nm 左右,并且在漆膜中的分散较均匀。因为纳米SrAl2O4 夜光粉能在聚合物中均匀地分散,所以非常适合制备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3 发光性能测试结果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是发光材料的重要发光物性。激发光谱反映了发光材料所吸收的激发波长中,哪些波长的光对材料的发光更有效;发射光谱主要由发光中心的结构决定,发射光谱的变化可以证明发光中心是否发生改变。
图3 为夜光粉和8% 夜光粉添加量的漆膜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是300~500 nm 的连续宽带谱,激发光的波长在紫外和可见光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日光和一般的荧光灯等都可有效地激发该夜光粉。从图3 中还可以看出:当纯纳米SrAl2O4 夜光粉与环氧树脂复合时,激发光谱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主要激发峰位置均在322 nm 和366 nm。在发射光谱中,所用激发波长为365 nm,从图3 中可以发现:发射谱波长范围为400~650 nm,在可见光范围内,均为宽带谱,荧光发射峰的峰值位于520 nm 左右,属于绿光的波长范围,这是Eu2+ 的4f65d1 → 4f7 的d → f 跃迁(宽带谱峰)引起的。漆膜的发射峰强度比纯纳米SrAl2O4 夜光粉的强度弱,这是因为漆膜中的夜光粉含量较少,从而发光中心较少,导致了发射峰强度的降低。

图4 为不同纳米SrAl2O4 夜光粉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发射光谱。由图4 可见:随着纳米SrAl2O4 夜光粉含量的增加,发射峰强度增加,并且强度的变化比例与夜光粉含量的变化保持一致。另外,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透明性,透光率高可达90%,对漆膜中夜光粉的吸收影响不大,从而漆膜的发射峰强度出现了与夜光粉含量变化一致的变化趋势。

2.4 余辉时间测试结果
余辉发光是停止激发后,电子从陷阱能级被热释放并和离化中心复合,直到陷阱中的电子不再放出的一个过程。余辉时间是指发光在人眼可视的亮度范围内持续的时间。理论上0.32 mcd/m2 是人眼可视值的百倍,严格地说,这种情况很难实现,首先要求可视距离非常近,否则要求标志非常大;其次要求人在黑暗中要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周围环境,辨别出光亮。所以在消防安全领域实际应用中,各规范、标准组织把0.32 mcd /m2 作为低发光值。Pallila[8]将SrAl2O4 的长余辉特性划分为2 个阶段:先是快速衰减过程,约10 μs,然后是缓慢衰减过程,约为数分钟。将8% 夜光粉含量的漆膜预先在太阳光下激发10 min。激发停止后,记录1 h 内的余辉衰减曲线,如图5 所示。

由图5 可见:关掉电源后3 min 之内,余辉衰减很快,之后衰减变得缓慢。实际上,到12 h 时,发光亮度仍然比低发光值(0.32 mcd /m2)还高。因此,在暗视场环境下,12 h 之后人眼仍可辨认其发光。
2.5 涂层理化性能
由于4# 涂料含有能够稳定存在的高夜光粉含量,因此选取此样品测试涂层的理化性能,实验结果见表2。由表2 可见:纳米SrAl2O4 长余辉环氧涂料具有较好的施工性,干燥速度较快,并具有较长的适用期。纳米SrAl2O4 填料的加入并不会影响涂层的性能,涂层外观正常,并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抗冲击强度、柔韧性和较高的硬度。

3 结语
将纳米铝酸锶长余辉蓄光材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了长余辉环氧涂料。光学显微镜和SEM 照片显示,纳米SrAl2O4 夜光粉能在漆膜中均匀地分散,激发和发射光谱显示,日光和一般的荧光灯等都可以有效地激发该夜光粉,发射谱位于可见光范围内;余辉衰减曲线表明:在暗视场环境下,12 h 之后人眼仍可辨认其发光。基于纳米铝酸锶长余辉蓄光材料的涂层表现出优异的附着力、硬度和柔韧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