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采用外墙涂料进行外墙涂装的工程日益增多,大部分外墙涂装工程的装饰效果及对墙体的保护作用都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但也有一些工程质量不尽如人意,出现脱皮、起泡、爆裂、变色等涂装缺陷。
笔者曾到多处工地现场指导施工,对许多工地进行过详尽的考察,发现由于有些承包商对底漆不了解或为降低工程成本,对底漆不重视,选用低质量的高PVC 的乳胶涂料作为底漆,有些甚至根本就不用抗碱底漆,而许多外墙的涂装工程质量事故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应用抗碱底漆所造成的。建筑外墙的基材多为水泥砂浆或混凝土表面,其特点是多孔隙、碱性强。其中多孔结构使其吸水性强,致使装饰涂层表面不够光滑,容易引起涂膜起皱,并可能导致涂膜干燥过快而引起面漆开裂及浪费面漆;碱性强可以导致涂料中树脂的化学降解,加速涂膜老化进程,减少涂层的使用期限,所以基材的特点要求必须使用底漆。本文将对应用较多的抗碱封闭底漆的种类及特点作一详尽介绍,并通过实验说明底漆的作用,总结在外墙涂装中正确应用抗碱封闭底漆的方案。
1 抗碱封闭底漆的种类及特点
现在市场应用较多的抗碱封闭底漆有溶剂型和乳液型两种。
1.1 乳液型抗碱封闭底漆
具有环保、经济的优点,有清漆和色漆(多为白色)两种。
1.1.1 乳胶清底漆
这种清底漆由乳液、水、助剂调配而成,其性能决定于所采用的乳液及其含量,同时助剂的搭配对其性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乳液通常为抗水抗碱性能优异的苯丙乳液和经过特殊处理不影响层间附着力并能够同基材发生交联的硅丙乳液。涂刷固含量一般控制在20%~25%为宜,这种类型的抗碱封闭底漆渗透性特强,封闭性及抗碱性都比较优异。但是这种清底漆受所用乳液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当涂刷较厚时涂膜较软,如所用面漆硬度太大时,由于上下两层应力不同,易引起开裂;同时由于涂膜透明,不易观察到涂刷是否均匀从而造成漏涂。
1.1.2 白色乳胶底漆
这种底漆的性能决定于产品配方的颜料体积浓度(PVC)的高低和所用乳液的性能,这种底漆渗透性和封闭性比清漆稍差,但由于有颜填料的存在可以改善墙体,对乳液的过度吸收能够形成较厚实的涂膜,提供部分遮盖性能,改善面漆装饰的效果,同时有助于观察涂刷是否均匀,是市场应用多的品种之一。
1.2 溶剂型抗碱封闭底漆
具有涂膜致密,抗碱性、封闭性、渗透性强的优点。同乳液型底漆一样也有清漆和色漆两种。
1.2.1 清漆
由溶剂、树脂、助剂调配而成。其性能决定于所用树脂的类型及固含量。常用的树脂有热塑性丙烯酸树脂、胺固化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及氯化橡胶树脂等,封闭性、渗透性强。适用于表面粉化的旧墙返新工程,增强基材。
1.2.2 色漆
其性能决定于所用树脂性能及配方的颜料体积浓度,还与施工的固体含量有密切的关系,其抗碱性强,同清漆相比具有涂膜厚实的优点,可增强面漆的装饰效果。溶剂型的底漆同乳液型的底漆相比,有价格较高、污染环境和易燃、易爆的缺点,同时它对基材的含水率的要求也比乳液型的底漆高。
2 底漆的作用
2.1 对腻子的增强作用
实验:取两块同样的水泥砂浆预制板,其中一块涂刷抗碱封闭底漆后批刮107胶+白水泥外墙腻子刷乳胶涂料,另一块直接批刮107胶+白水泥外墙腻子刷乳胶涂料,比较测试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见底漆对腻子层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现在外墙涂装工程中多采用上述实验所用的在施工现场调配的107胶+白水泥类的外墙腻子和专业厂家生产的水泥+ 乳液+ 填料腻子。不论专业的外墙腻子还是自己现场调配的腻子均以水泥类物质为主要强源,而水泥硬化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水合作用形成水泥石来完成的,只有水合时间充足才能达到佳强度。通过实验可见在没有涂刷抗碱封闭底漆的表面,批刮的腻子层不到半小时就已硬化。而国标白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2.5h。这是由于基材表面的多孔结构导致它吸水性很强,如果不进行涂刷底漆封闭,就会造成批刮的腻子失水太快。这样的后果就是作为主强源的水泥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水合作用,所以达不到佳强度,仅为应有强度的2 0 % ~30%,失去作为主强源的作用。所以底漆对腻子层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而腻子层的强度过低,正是许多外墙涂层发生爆裂、起泡、脱皮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涂刷底漆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涂装质量事故的发生。
2.2 底漆对面漆的保护作用
实验:取两块同样的水泥砂浆预制板,其中一块是涂刷一遍清漆封闭底漆,然后一遍白色抗碱底漆,然后两遍白色面漆;另一块直接涂刷两遍白色面漆,将两块样板浸泡在水中,一周后观察结果见表2。
由表2中结果可见:涂刷有抗碱封闭底漆,可以对面漆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因为底漆的渗透作用强,可以对基材的毛细孔形成有效的封闭,从而避免基材内碱分及水溶性盐随水分通过毛细作用的迁移渗出表面,同时防止了起霜泛碱,并保护面漆不受化学侵蚀,同时又可以避免多孔的基面对面漆的过度吸收,改善面漆的装饰效果,节约面漆用量。
3 底漆的使用
3.1 影响因素
影响底漆性能的因素有基材的处理、天气因素、施工因素。
3.1.1 基材的处理
要保证基材平整、坚实、清洁,无油污、浮灰及松浮的旧涂膜,含水率10%,pH 值小于10。
3.1.2 天气因素
乳液型底漆合理的施工条件:温度(5~40)℃,湿度<90%,阴雨大风天气不适合施工;溶剂型抗碱底漆虽然没有低成膜温度的限制,但是气温的高低影响到溶剂的挥发速度进而影响到干燥速度,同时还影响双组分反应型的交联,所以天气因素对溶剂型抗碱底漆的性能和施工速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同时温度必须高于双组分反应型底漆的反应温度,否则将达不到应有的性能。
3.1.3 施工因素
①底漆的涂刷厚度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白色底漆涂刷干膜厚度不小于100μm,清底漆涂刷干膜厚度控制在30μm 左右,也可根据产品的施工指示,控制涂层厚度。②均匀涂刷,避免漏涂。
3 . 2 底漆的选择
选择底漆的依据:基材情况,配套面漆,价格及使用年限因素。
3.2.1 基材情况
①粉化较为严重的旧墙面:配套清漆封闭粘结粉化层,增加基材强度,然后配白色抗碱底漆增强面漆效果;②碱性较强的新墙面:采用抗碱性强的封闭性好的溶剂型底漆,如:胺固化环氧树脂、热塑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类底漆为好。
3.2.2 与面漆的配套
①溶剂型面漆好配套反应型双组分的底漆,以避免底漆被面漆溶涨发生咬底现象;②硬度较高的面漆避免采用较软涂膜的乳液型清底漆,以免因上下涂层应力不同引起面漆开裂;③底漆同面漆的层间附着力要好。
3.2.3 价格及使用年限的要求:根据使用年限的要求选择具有合适性能的底漆,年限要求较长的选择性能优异的底漆以保证面漆的使用期限,年限要求较短的选择较为经济的性能适中的底漆避免性能浪费。
4 结束语
底漆在外墙的涂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对底漆涂层详尽深入地了解,正确应用底漆才能保证外墙涂装应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