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分子主链或侧链含有氟碳键(F—C)的聚合物为氟碳树脂。氟碳树脂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在国外经过验证,耐候性能达到20 a 之久[1],主要由于其分子中的碳氟键键能是已知键能中高的为485 kJ/mol 且F—C 键非常稳定。氟碳树脂对太阳光紫外光区(220~400 nm )的中长波可以透过95%以上,只有不大于220 nm 波长的紫外光能破坏F—C 键,但太阳光中这些短波紫外线所占比例很小,而且易被大气臭氧层吸收。
铁路捣固车是一类大型的铁道养路工程机械,它在铁道线路的新建和维修的工作中起着捣固夯实铁路道床的作用,对铁道线路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的高原铁路包括昆明高原铁路和世界上海拔高的青藏高原铁路。在高原地区作业运行的捣固车所用的涂料需抗强紫外线辐射(比平原地区强30%)、耐温差变化(-30~60℃)、耐磨蚀等恶劣条件。而传统的铁路车用涂料一般均不能满足高原恶劣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所以研究高性能高原车用涂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影响氟碳漆膜耐候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氟碳树脂、颜料、固化剂的品种与类型等内部因素;以及日光的作用、温度的变化、大气的组成、湿度等外部因素都能对漆膜起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制得了适合高原铁路捣固车用的高耐候性能的氟碳涂料。
1 试验部分
1.1 氟碳涂料的制备及工艺
按配方量称取氟碳树脂、颜填料、助剂和混合溶剂,用高速分散机分散均匀,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细度≤15μm,调整黏度40~60 s(ISO-6#杯),过滤出料。所制得的漆料组分与固化剂组分按4∶1 的比例(质量比)配制成氟碳涂料。
1.2 性能测试
按国标GB/T 14522 进行。采用荧光紫外线/冷凝循环试验方法。光源为UV-B(313 nm)灯管,试验条件为:UV光照:60 ℃,4 h;冷凝:50 ℃,4 h。按GB/T 1766 对结果进行评价。按铁标TB/T 1527—2004 规定测试其他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树脂对耐人工加速老化性能的影响
高原地区用铁路施工车辆都暴露在高原大气环境中,紫外线照射幅度强,其所用的涂料需有抗强紫外线辐射能力。几种不同类型树脂的耐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色差(△E)和60°角光泽保持率变化试验结果如图1、图2 所示。
从图1 和图2 可知,氟碳树脂具有很好的耐人工加速老化性能。耐候性能大小顺序为:四氟型氟碳树脂>三氟型氟碳树脂>丙烯酸树脂。主要是因为氟碳树脂中含有的C—F 键的键能是目前已知化学键中键能高的,其键能高达485 KJ/mol,原子间结合力强,不易发生光化学反应而被离解,所以耐候性好。氟碳涂料的超常耐候性与树脂的含氟量直接相关,氟含量越高,其制备成涂料的耐老化性、耐化学性的耐久性越长[2],三氟型氟碳树脂是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氟碳树脂的氟含量仅为23%左右,而四氟型氟碳树脂是由四氟乙烯和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不含氯,分子中的氟含量可达27%左右,另外由于四氟型氟碳树脂不含氯,其分子排列更规整,分子链不易被紫外线光解断裂;而三氟型氟碳树脂由于含氯,分子排列没有规律性,键能低的分子链段易被紫外线光解破坏[3],故耐候性能比四氟型氟碳树脂要差。由图1、图2 可知,经过4 000 h 的紫外光老化试验后,四氟型氟碳涂料的色差值小于5,保光率在80%以上。
2.2 不同固化剂对耐人工加速老化性能的影响
不同的异氰酸酯固化剂由于其结构和所含的活性官能团不同,其与含羟基的树脂交联反应后漆膜性能也有很大不同。在选择四氟型氟碳树脂为基料树脂的条件下,考察不同固化剂对涂料性能影响,结果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HDI 缩二脲(N75)和HDI 三聚体(N3390)异氰酸酯固化剂性能远远好于甲苯二异氰酸酯固化剂TDI。这主要是由于N75 和N3390 均为脂肪族的异氰酸酯固化剂,而TDI 属芳香族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团直接连在苯环结构上,在紫外光和氧的作用下,苯环被打开,异氰酸酯基团直接与苯核形成对苯醌型结构,该结构含有黄色的发色基团,所以以此种原料为固化剂的聚氨酯涂料容易黄变[4],耐候性极差。另一方面,由于TDI 固化剂的异氰酸根(—NCO)含量远远高于N75 和N3390,再加上甲苯二异氰酸酯固化剂TDI 中含有的刚性苯环结构,使交联反应后涂膜的硬度高,脆性大,这样导致涂膜的柔韧性也很差。另外,固化剂N3390 和N75 相比,N3390 为脂肪族的HDI 三聚体,因为该三聚体为一环状结构,化学性能比脂肪族HDI 缩二脲(N75)稳定,且交联密度也比缩二脲高,所以耐候性比HDI 缩二脲(N75)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