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也配套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低VOC的环保型涂料倍受青睐,不饱和聚酯涂料、水性涂料、光固化涂料必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然而,近几年因水性涂料、光固化涂料技术方面还有待完善,不饱和聚酯涂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配制的底漆不仅改善了流挂性能,还具有优异的丰满度、硬度、打磨性能及良好的干燥性能,在施工方面高固体含量是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所不能媲美的,其高施工固体含量可达80%以上。木器涂料用不饱和底漆现有清底和白底两大类(以下称不饱和聚酯白底漆为PE白底漆)。本文讨论的是PE白底漆的制作。现市场上的工艺大多如下:密度板材轻砂→双组分聚氨酯头道底漆→PE白底漆→PE白底漆→面漆。使用的双组分聚氨酯头道底漆起到一种架桥作用,主要是防止PE白底漆与板材之间附着力不好和涂料渗入密度板材影响面漆喷涂效果。假如有一种PE白底漆能够提供优异的附着力,又能够解决在密度板材上渗透的问题,一定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本文主要通过树脂的选择、树脂与粉体的搭配制作出一支适合在密度板材上直接使用的PE白底漆产品。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树脂:烯丙基醚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烯丙基醚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其他:少量有机溶剂、EFKA2720、EFKA3777、气相二氧化硅、钛白粉、2 000目滑石粉、防绿化助剂、PLB硬酯酸锌。
1.2 试验仪器
SFJ-400多功能搅拌机、WD401恒温试验箱、W-71-31G(115 mm)重力式喷枪、20 cm×20 cm中密度板材、砂纸、百格刀、光泽测定仪。
1.3 试验过程与结果
1.3.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选择
1.3.1.1 树脂选择试验过程
本试验主要选择了烯丙基醚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烯丙基醚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参考配方见表1)。喷板调油比例为,m(主剂)∶m(稀释剂)∶m(蓝水)∶m(白水)=100∶40∶2∶2.5(下同)。
1.3.1.2 树脂的选择试验结果(见表2)
1.3.1.3 树脂选择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树脂制作的白底漆作用在密度板材上的差异效果明显。烯丙基醚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明显好于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烯丙基醚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他性能优异,打磨性能略差。虽然烯丙基醚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够提供很好的产品性能,但是由于其价格高昂很难有所作为,而烯丙基醚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价格适中,综合性能也较好,下面的试验以方案3为试验基础配方进行系统优化。
1.3.2 树脂与粉体搭配试验
既然上面所选择了以烯丙基醚改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制作的配方为雏形。本次试验主要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通过降低配方中树脂与粉体的比例,制作出高性价比的产品。
1.3.2.1 树脂与粉体不同比例对性能的影响
本次试验主要是通过采用3种不同的比例试验,树脂的比例为38%~47%,粉体比例35%~44%(具体试验比例见表3)。
1.3.2.2 树脂粉体搭配试验结果(见表3)
1.3.2.3 树脂粉体搭配试验结果分析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树脂的量达到42%,粉体量为40%就已经能够满足喷涂面漆的要求。
2 结语
不饱和聚酯木器涂料近期的发展形势迅猛的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其施工周期短、固体含量高。但是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木器涂料产品附着力差、施工调油复杂、胶化时间短、机械喷涂难等弊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摆脱不了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辅助。这样制作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不饱和聚酯木器涂料迫在眉睫。
本文旨在探讨制作比较适合直接喷涂在密度板材上的PE白底漆的方法。针对影响产品的表面效果的材料如助剂、滑石粉(2 000目)等没有给出明确详细的试验过程和结果,但都通过细致的试验已选择,可拿来直接使用。本文试验主要选择的是本公司生产的树脂,所以不能广泛代表现有市场上的树脂产品。另外本文试验所用的是中密度板材,市面上的板材差异较大,希望使用者能够分析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