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日期:2022-02-11     浏览:167    
核心提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欧阳娜,林松柏,李云龙,柯爱茹( 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系,福建泉州362000)合适的相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欧阳娜,林松柏,李云龙,柯爱茹( 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系,福建泉州362000)

合适的相对湿度环境对人的健康、产品的生产以及物品的保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拿大学者Anthony V Arundel等综合了各种因素,推荐佳的相对湿度范围为40% ~60%[1],在这种条件下细菌、病毒等数量少,将各种病症和对人有害的各种化学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降到低,同时也能保证空气中一定的臭氧发生率,使空气得到清新净化。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空调系统来控制相对湿度,设备投资、机械的日夜运转以及能量消耗等方面的花费昂贵,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在物体表面涂履一层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亲水性涂料,即调湿涂料,便可解决以上问题。亲水性涂料是一种用于改善物体表面性能的特殊水性涂料,该涂料成膜以后可以大大增加基材的亲水性。20 世纪60 年代,人们开始着手节约能源的调湿材料的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调湿材料。但针对调湿涂料的研究,国内还很少涉及。制备亲水且耐水、符合调湿要求的亲水性涂料,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2 - 5]。本研究以自制的聚丙烯酸树脂为吸水剂制备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并对其调湿性能进行了测试。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料
丙烯酸: 化学纯、过硫酸钾: 分析纯、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化学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分析纯、六偏磷酸钠: 化学纯、二甲基硅油: 分析纯、磷酸三丁酯: 分析纯、四氯苯醌: 分析纯、松节油: 分析纯,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醋酸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工业纯,市售;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工业纯,青岛邦太化工有限公司; 立德粉: 工业纯,潮州市粤东化学工业公司; 滑石粉: 工业纯,上海硕斯滑石粉有限公司; 碳酸钙: 工业纯,上海泗联化工厂有限公司。
1. 2 涂料基本配方和工艺
1. 2. 1 吸水树脂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装置、通氮气的三颈瓶中,加入丙烯酸和水,在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交联剂、引发剂,保持反应温度55 ℃,搅拌10 min 后,停止通氮气。在60 ~ 65 ℃下反应2 ~ 3 h 后,制备出聚丙烯酸吸水树脂。干燥,粉碎,备用[6]。
1. 2. 2 基本配方和工艺
本研究的基本配方见表1,制备工艺采用色浆法,分为颜料高速分散和调漆低速搅拌2 个阶段。

注: ( 1) —按表中所述组分的次序加料,调匀,并高速分散20 min;
( 2) —低速搅拌下,按表中次序加料。
1. 3 调湿涂料的性能表征
1. 3. 1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在洁净的培养皿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干燥箱内于( 85 ± 5) ℃下干燥30 min,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不挥发物含量NV 按式( 1) 计算。
NV = [( m2 - m) /( m1 - m) ]× 100% 式( 1)
式中: m—培养皿质量,g; m1—干燥前培养皿和试样的质量,g; m2—干燥后培养皿和试样的质量,g。
1. 3. 2 调湿涂料黏度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涂- 4# 杯黏度计测定涂料黏度,测量范围为20 ~ 150 s。
1. 4 调湿涂膜的性能测试[6]
1. 4. 1 涂膜的制备
将静置后的吸水涂料样品搅拌均匀,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在模具上涂覆,使涂膜厚度达到( 1. 0 ± 0. 2) mm,将制备好的试样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2 h,再于( 85 ± 5) ℃干燥箱中烘24 h,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1. 4. 2 涂膜硬度测试
采用邵尔硬度法测定,数据仅供平行比较。
1. 4. 3 涂膜附着力测试
采用划格法( GB/T 9286—1988) 测定。
1. 4. 4 涂膜耐水性测试
将涂膜样板的2 /3 放入室温的蒸馏水中,记录涂膜溶胀、剥落或起皱的时间。
1. 4. 5 涂膜耐酸性测试
将样品涂膜在35 ℃下于pH = 3 的醋酸溶液中浸泡48 h,观察外表变化。
1. 4. 6 涂膜耐碱性测试
20 ℃ 时,将样品涂膜在20%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 min,观察并记录涂膜表面的变化。
1. 4. 7 涂膜吸水率测定
称取一定量所需测定的涂膜,将试样浸入85 ℃水中浸泡3 min 后取出,擦干其表面的水后称质量,求得吸水率。
1. 4. 8 防结露值的测定
调湿涂料具有吸湿防雾的作用,测定其防结露值,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还可以得到亲水性的定量结果。将试样在玻璃模具( 80 mm × 80 mm × 2 mm) 内注满,在( 85 ± 5) ℃下干燥后称质量,然后将模具倒置于水浴锅上,水温保持( 50 ± 5) ℃,6 h后取出试样,立即称其质量,防结露值按式( 2) 计算[7]。
F = ( m2 - m1) /12. 8 式( 2)
式中: 12. 8 为模具体积,cm3 ; m1—干燥试样和玻璃模具的质量,g ; m2—吸雾后试样和模具的质量,g。

2 结果与讨论
2. 1 颜基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颜基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颜基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注: 附着力0 级好,1 级次之,依次类推,5 级差。
不同颜基比下涂料的配方常数见表3。
表3 不同颜基比时涂料的配方常数

配方常数是指涂料配方设计中的体积固含量、质量固含量、颜料体积浓度( PVC) 。它们是涂料正常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项目,直接影响着涂料的性能。
结合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涂膜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性能随着乳液含量的增大即PVC( 见表3) 的降低而有很大提高,主要是由于涂料中的乳液含量较高时,涂膜在形成中,颜填料粒子能很好地分散在成膜物质中,形成一个连续相,使得涂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硬度和附着力等性能均得到了很大提高。颜基比对涂料的亲水性也有一定影响,图1 为相关样品防结露值、耐水性的对比曲线。

从图1 可以看出,随着颜料的增多涂膜耐水性下降,防结露值先增大而后逐步减小。这是因为当颜料较少时,涂料体系中主要成分是醋- 丙乳液,受体系黏度的影响,吸水剂在其中分布不均匀,防结露性能受影响; 而随着颜料的增多,颜料粒子能较好地分散在成膜物质中,形成一个连续相,吸水剂开始均匀分布,比表面增大,亲水性增强,在颜基比为1∶ 1 ~ 1. 5∶1时,达到大值。之后,颜料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则会发生团聚而影响涂料中各组分的均匀分布,使得涂膜附着力下降,耐水性也降低,防结露值也受到一定影响。综合考虑涂膜的亲水性、耐水性和其他性能,确定颜基比范围为1∶ 1 ~ 1. 5∶ 1。
2. 2 吸水树脂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在配方中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以玻璃板为基材,测得吸水树脂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4。

从表4 可以看出,随着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加,配方常数明显增大。这是因为吸水树脂为交联固体,可吸水膨胀,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体系黏度、密度和不挥发物含量。涂膜的硬度、附着力和耐水性则随着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多呈现下降趋势,亲水性则是明显增强。这是因为吸水树脂中含有极性较强的羧基,因此其用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涂层的吸水率和防结露值,但同时易造成涂层吸水、溶胀和脱落,其耐水性会随之降低。吸水树脂的用量为涂料总量的2%~ 5%( 质量分数) 为宜。
2. 3 不同基材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将以醋丙乳液为基料配制的涂料分别涂在以下几种基材上,测定其耐水性和附着力。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基材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由表5 可见,涂在聚氯乙烯( PVC) 板和水泥上的涂膜有很好的耐水性,在玻璃板和马口铁上耐水性较差。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玻璃板表面与涂料基料极性相反,不耐水; 马口铁为金属质地,有机相之间的液体- 固体- 空气三相很难被液- 固相取代,接触角大,表面张力大,因而耐水性差。与之相反,PVC 板和硅酸盐水泥的表面是极性的,与涂料极性相似,故耐水性良好。
调湿涂料对各种基体的附着力也是表征涂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表5 显示变化趋势与耐水性基本一致。当粘结剂与被粘物表面张力相等且极性相同时,界面张力小,粘接力大[8]。由此可知,PVC 板和水泥板与共聚胶膜的极性相同且表面张力接近,因此附着力良好。对玻璃板和马口铁而言,表面张力较低,附着力较差。可见,醋丙共聚乳液在不同基材上成膜时,耐水性和附着力也随之而异。在极性相似表面上,涂膜耐水性和附着力良好[9]。
2. 4 涂膜的吸湿性能测试
饱和蒸气压下的吸湿量的测定在干燥器中进行。将干燥器中的干燥剂取出,加水至液面接近隔板,这样将盖子盖上时干燥器内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环境,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饱和湿度环境。称取一定质量的调湿涂膜( 质量记为m0) ,置于培养皿中,放到干燥器中的隔板上,盖上干燥器后每隔一段时间将培养皿取出并测量调湿涂膜的质量mt,此时刻的含湿量为( mt - m0) ,吸湿率为( mt - m0) /m0。以吸湿率对时间作图,即可得到饱和蒸气压下调湿涂料的吸湿曲线[8]。为了比较同一样品在20 ℃ 和35 ℃ 下吸湿情况,前78. 5 h 保持在20 ℃,以后时间保持在35 ℃。
2. 4. 1 颜基比对饱和吸湿性能的影响
图2 为颜基比对吸湿性能的影响。

比较图2 中的2 条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涂料中颜料量的增加,涂料的吸湿速度和饱和吸湿量都降低; 其次,单看其中一条曲线,涂料的调湿性能受温度影响,即在较低温度下,涂料开始快速吸湿,一定时间后,吸湿速度降低,达到大吸湿值,而在较高温度下,涂料又开始放出水分,从而起到调湿的功能。
2. 4. 2 吸水剂用量对饱和吸湿性能的影响
图3 为吸水剂用量对吸湿性能的影响。

从图3 可以看出,在高湿环境下,随着吸水剂含量的增加,饱和吸湿量增加。由于吸水剂为交联结构,它吸收的水分能被锁在其交联网络中,对涂膜的附着力影响较小。
2. 4. 3 成膜温度对饱和吸湿性能的影响
图4 为成膜温度对吸湿性能的影响。

内墙涂料是在室温下成膜并缓慢干燥的,但干燥需要很常时间,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采用了高温烘干,以加速涂膜的干燥。从图4 中的对比曲线可以看出,室温干燥与高温洪干对涂膜的吸湿性能没有很大影响,但对大吸湿量有一定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在高温下成膜时,涂膜中可能发生某些高分子链的断裂,不利于涂膜的均匀形成,因而大吸湿量下降。

3 结语
( 1) 涂膜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性能随着乳液含量的增大而有很大提高,在颜基比为1∶ 1 ~ 1. 5∶ 1时,涂膜可同时获得较好的亲水性和耐水性。
( 2) 随着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多,涂膜的硬度和耐水性下降,附着力变化不大,亲水性则明显增强; 其用量在2% ~ 5%时,所得涂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 3) 以聚丙烯酸树脂为吸水剂,制备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涂料具有一定的调湿性能,其调湿性能受颜基比、吸水树脂用量以及涂膜交联温度的影响。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