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研究
甘厚磊1, 易长海1, 陆昌远1, 吴海燕2, 成贵2
(1.武汉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深圳市蓝盾防水材料厂,广东深圳518118)
聚氨酯(PU)防水涂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弹性、耐久性、防水层轻、与水泥砂浆等建筑材料底材粘接性强、施工维修方便,组分易于调节、可用于建筑物不同部位及整体性好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聚氨酯的原材料价格昂贵,因此,聚氨酯防水涂料只在部分场合得到应用。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研究开发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当时人们普遍采用廉价而又性能卓越的煤焦油作填充增塑物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2004 年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中,将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列为禁用产品。因此,近几年,非煤焦油填充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主要发展方向,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成本高,及其甲乙组分相容性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1- 5]。因此,研制价格低廉的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工艺进行探讨。通过对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相容剂选择的理论分析[6],合成了合适的相容剂,采用自制的相容剂LB- 01 改进甲乙组分的相容性,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探讨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试剂
聚醚多元醇(N220、N3050 等):化学纯,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TDI: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填料(碳酸钙):工业级,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00# 沥青:工业级;催化剂:化学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消泡剂:工业级,上海市振兴化工一厂;其它助剂:市售。
1.2 原材料的预处理
将轻钙、100# 沥青、聚醚二元醇(N220)、聚醚三元醇(N3050)、各种助剂等原料进行烘干或脱水处理。
1.3 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
1.3.1 相容剂LB- 01 的合成
将聚醚多元醇和脂肪族的羧酸按一定比例加入到250mL 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催化剂,缓慢升温至120 ℃左右,恒温2~3 h 后,降温至50 ℃出料备用。
1.3.2 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
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甲组分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室温下按n(混合聚醚)∶n(TDI)=1∶1.15,准确称取混合聚醚和TDI 于三口烧瓶中,加入少量缓聚剂,搅拌约15 min,升温至80 ℃,反应2~3 h 后,降温至50 ℃左右出料,备用。
乙组分的制备:将沥青50 份、增塑剂3 份、辅助溶剂15份、轻钙28 份、MOCA 0.4 份、其它助剂3.6 份,按顺序逐一加入到三口烧瓶,在规定温度下搅拌,充分分散均匀后保存。
1.4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拉伸性能测试:采用美国的INSTRON 5566 万能材料实验机对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成膜物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度为50 mm/min,格距为20 mm。
断口形貌表征:采用美国科士达公司生产的KH- 1000 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涂膜断面的微观结构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表干、实干影响因素的研究
2.1.1 施工温度对表干、实干时间的影响(见图2)
由图2 可知,随着施工温度的升高,表干、实干时间缩短,在30 ℃以上,下降趋势趋于平坦。这是因为随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涂料中的聚氨酯组分固化交联反应速度增大,涂膜的表干、实干时间缩短。
2.1.2 催化剂对表干、实干时间的影响(见图3)
由图3 可知,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表干、实干时间降低,当用量在8%以上时,下降趋势不明显。这是因为催化剂能促进沥青基聚氨酯固化交联反应,但用量超过8%时,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2.1.3 相容剂对表干、实干时间的影响(见图4)
由图4 可知,随相容剂用量的增加,表干、实干时间先缓慢增加,当含量在4%以上,上升趋势明显。这是由于油性相容剂不易干,导致表干、实干时间的增加。当相容剂用量适中时,它作为惰性填充物均匀分散在两组分中,改善两组分的相容性,用量过高时,多余的相容剂会溢出,使涂膜不容易干燥。
2.2 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拉伸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