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涂层性能影响和固化工艺的实验研究

   日期:2022-02-21     浏览:174    
核心提示:风电叶片涂层性能影响和固化工艺的实验研究刘魁,陈煌,雷志敏,薛昀新(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风力
风电叶片涂层性能影响和固化工艺的实验研究
刘魁,陈煌,雷志敏,薛昀新(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

风力发电作为新兴能源在21 世纪初期得到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的重要部件主要是通过扑捉风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1]。目前风力发电叶片大多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制作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被称为“玻璃钢”,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满足叶片的各项力学性能要求。但裸露的玻璃钢不能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因此叶片表面需要涂层保护,这种涂层不仅是起到美观的作用,更主要是避免外界因素对叶片基体的破坏和满足一些功能性的要求[2]。风电叶片体积巨大,长度一般为40 ~ 60 m,随着发电机组功率的增加今后叶片还将向更大尺寸发展; 此外,实际生产中烘房数量建设有限且叶片产能要求较大,为适应实际生产需求,所以要求涂装工艺具有较短固化成型时间。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比研究国外和国内2 种风电叶片涂料以及这2 种涂料在快速和慢速下涂膜固化时性能的变化,通过测试分析来研究2 种风电叶片涂料及不同工艺条件对其性能带来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材料
Planar 双组分聚氨酯风电叶片涂料体系和International 双组分聚氨酯风电叶片涂料体系。2 种涂料体系均包括聚氨酯大缝腻子、聚氨酯针孔腻子、聚氨酯底漆和聚氨酯面漆。
1. 2 样品制备
风电叶片的制作一般采用真空灌注工艺或预浸料工艺在阴模内制作成型,为满足成型后的脱模要求,在成型前会在模具表面涂抹脱模剂,所以在成型后需要对叶片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表面脱模剂。打磨完成后用擦拭纸清理叶片表面灰尘后对叶片表面刮摸大缝腻子,固化后再对叶片表面打磨,擦拭干净再刮摸针孔腻子,固化完成后再次打磨,清理干净后喷涂底漆和面漆。
本研究模拟叶片施工工艺在玻璃钢平板上进行施工。玻璃钢板制作采用12 层而密度为800 g /m2 双轴向± 45° 纤维布,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制作成玻璃钢平板。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施工,并对喷涂后的涂料采用快、慢2 种固化工艺。快速固化工艺: 流平后, 60 ℃固化2 h。慢速固化工艺: 室温干燥24 h 后,再60 ℃固化2 h。将制备好待测试的样板分别进行涂膜附着力、耐候性、耐磨性和样板与水的接触角测试。
1. 3 测试设备
附着力测试仪: Positest AT - M Manual,美国Defelsko 公司; 涂料老化箱: HT - 8AUV,东莞市华台测试仪器有限公司;落砂耐磨试验器: 上海申方源仪器有限公司; JY - 82C 视频接触角测定仪: 承德鼎盛试验检测设备公司。

2 结果与讨论
2. 1 附着力测试
叶片表面涂膜的附着力是在涂膜和基体之间的分界面通过涂膜分子和基体分子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化学附着[3]。试验采用附着力测试仪对喷涂在玻璃钢底板的涂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取拉脱后涂膜破坏面积在80% 以上的10 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判定( 如图1) ,其中, International 1 和Planar 1为慢固化工艺, International 2 和Planar 2 为快固化工艺。

由图1 的测试结果可知,快速固化的涂膜附着力要低于慢速固化时涂膜的附着力。这说明在流平后直接固化会使得涂料内的溶剂无法充分挥发,而当涂料表面形成致密的涂膜后,部分溶剂残留涂膜内部使得涂膜整体的致密度和附着性能没有达到佳状态,从而降低了涂料的附着力。
2. 2 耐候性测试
风力发电叶片正常使用寿命为20 a,叶片需要长时间接受阳光曝晒。阳光中紫外线能量较高,能够破坏环氧和不饱和聚酯内部键能较低的化学键,如苯环中的π 键,在没有涂层的保护下长时间照射紫外线会使得叶片的基体树脂粉化而丧失机械性能,所以需要对叶片表面进行涂层防护以避免对叶片本体的破坏[4]。
本实验根据GB/T 14522—1993 采用波长313 nm 的紫外灯对2 种品牌的涂料在2 种不同条件下制作的样板进行耐候性试验来模拟户外光照老化的效果,试验结果如表1。
表1 人工加速老化测试结果

由表1 的试验结果可知, International 涂料的耐候性明显好于Planar 涂料。通过实际测试和在风场考察风电叶片情况,在313 nm 紫外光照条件下测试超过1 000 h的涂料可以满足叶片户外使用的要求。风电叶片涂料一般会在配方体系内加入紫外线吸收剂,以减少阳光中高能光线对本体结构的破坏,另一方面涂料树脂的本体结构对其耐候性也有重要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能量较高,若树脂本体结构中含有能量较低的化学键,在紫外线照射下化学键会出现断裂。从2 种涂料变色和粉化的测试结果看, International 涂料耐候性优异且整个测试的过程中无明显变色,可以推断此涂料树脂的分子为脂肪族异氰酸酯结构,在紫外光照射下不易泛黄且耐候性优异,而Planar 涂料分子中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结构,在紫外光作用下会产生芳胺,其重排后会形成醌式结构的发色基团,故而涂料发黄。
在工艺性对比测试中,Planar 涂料在慢速固化工艺下固化的涂料耐候性要比快速固化工艺下涂料的耐候性好,这说明快速固化的涂料内部会残留微量溶剂。聚氨酯涂料常用酮类、酯类和芳烃等作为溶剂[5],这种溶剂若出现残留,日后随着溶剂分子迁移到表面附近,在紫外光作用下化学键会出现断裂而产生自由基,这样会加速涂膜老化。从测试结果看,Planar 涂料在耐候性方面受快速固化工艺影响较明显,而International涂料受工艺变化的影响较小。
2. 3 耐磨性测试
叶片表面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耐冲击性,以1. 5 MW 的叶片为例,风轮直径超过80 m,在正常运转时叶尖的线速度可达到80 m/s,在我国北方风场风砂较多而南方风场雨水较多,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会与沙粒和水滴产生强烈冲击,这种冲击很容易造成涂膜破坏,所以叶片涂料要求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采用GB/T 23988—2009 落砂法测试涂料耐磨性,测试结果的单位为L/μm,即落砂磨蚀每1 μm 所用砂子的升数进行判断,测试结果如表2。

从表2 测试结果看Planar 涂料的耐磨性测试结果明显优于International 涂料。风电叶片涂料一般采用丙烯酸聚氨酯体系,聚氨酯树脂是由异氰酸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羟基的活泼氢物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醚键,所以聚氨酯涂料的硬度较其他涂料低; 另一方面聚氨酯结构中羰基上的氧原子可以和氮原子上的氢形成氢键,当涂层在受到砂粒或是水滴高速冲击时氢键吸收能量可防止化学键断裂从而降低对涂层的破坏,所以此种涂料优点之一就是韧性较其他涂料优异耐磨性好。反之,当涂层韧性不够时则在受到冲击时很容易对涂层造成破坏。普通环氧涂料的落砂试验结果一般在1. 0 L/μm 左右,从测试结果看,2种涂料均有较好的耐冲击磨损性能。在工艺性对比方面考虑测试误差的因素,2种不同工艺对涂层耐磨性无明显影响。
2. 4 接触角测试
由于我国南方高原风场的气候具有高湿和低温的特点,要求风电叶片表面具有防冰冻的特点。使用接触角测试仪观察不同涂料样板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应用中涂料表面会出现磨损,若涂料加有液态石蜡在固化成膜时石蜡会向表面迁移,这样涂料表面会有较好的疏水性,但表面磨损后这种性能会明显降低,为反应实际的使用情况,测试之前分别用600 目砂纸对涂料样板测试区域均匀打磨。测试采用悬滴法在水滴滴落到涂料底板并动态平衡后对其观测( 如图2) 。

图2 测试结果显示,Planar 涂料样板的疏水效果明显好于International 油漆样板的疏水效果,而2 种涂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测试显示差别不明显,通过电脑自带的软件对水滴的接触角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3。

表3 的测试结果显示,Planar 涂料的疏水性优于International涂料,从不同工艺条件测试结果看2 种工艺条件无明显变化规律,说明工艺条件不是影响涂料疏水性的因素。涂料的高疏水性属于功能性设计,测试结果说明,Planar 涂料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将涂料的疏水性作为设计指标输入到涂料设计之中,而International 涂料则是传统的风电叶片涂料,并没有针对中国市场而单独设计。
为进一步探究涂料的疏水性原理,分别对2 种涂料样板打磨后在光学放大仪上进行观察,将观察区域放大900 倍后观察结果如图3。

由图3 观察可知Planar 涂料样板表面粗糙程度明显高于International 涂料样板。当水滴到有微小突起的涂料上时有一些空气会被“封闭”在水与固体表面之间,导致水珠部分与空气接触,且由于水滴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滴呈球状,这样大大减少了水滴与表面的接触面积,所以这种粗糙的表面有利产生疏水性效果,这证明了Planar 涂料的疏水性较好。

3 结语
( 1) 2 种涂料的性能对比表明, International 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耐候性和耐磨性,更适合我国三北地区的使用环境。Planar 涂料在疏水性设计中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使用环境,且Planar 涂料的耐候性一般,所以比较适合在光照不是很强烈且容易出现冰冻的南方高原地区使用。
( 2) 测试结果说明,快速固化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对制品的附着力和耐候性能存在一定影响。从实际生产需求考虑,这种影响程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