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应用高强砼的建筑物,其构件截面小,钢筋用量大,分布密集,施工难度大,当施工不慎时,浇捣的砼容易出现蜂窝、松散和孔隙,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一种与高强砼弹性模量相近、收缩微小、可灌性强的材料对蜂窝和孔隙的部位进行灌浆补强。另外,为了提高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精度,也需要采用高强度、收缩小、可灌性强的材料灌注地脚螺栓及机器底座等。采用哪一种灌浆材料才能够满足以上两方面的需要呢? 以往的灌浆材料通常有两类: ①低标号的水泥灌浆材料; ②化学灌浆材料。低标号的水泥灌浆材料为确保其可灌性,水灰比通常为0. 5~0. 6 左右,因此强度较低、收缩较大,已不能适应高强砼的需要。化学灌浆材料成本高,施工困难,通常用于较小裂缝的灌浆补强。因此,我们结合灌浆补强的工程实践,对高强水泥灌浆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八种外加剂、六种砼膨胀剂、粉煤灰及矿粉(含硅粉) ,进行了51 次试验,试配成功抗压强度达C80、流动度13. 5 秒,和易性好,满足可灌性要求的高强水泥灌浆材料。
2 高强水泥灌浆材料的性能要求
高强水泥灌浆材料的性能要求:高强度、高流动性、不泌水、收缩微小、细度小、可灌性强等特点,其性能指标如下:
(1) 抗压强度:它表示水泥浆液硬化后的抗压强度。采用7. 07 cm 立方体砂浆试模,测定7 d、28d、60 d 龄期抗压强度,强度越高越好,要求强度达到C60 以上。
(2) 流动度:它表示水泥浆液的稀稠程度,也表示浆液流动性的高低。流动度的测试方法是采用一定容积的漏斗,装人2 000 mL 的浆液,以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装满1 000 mL 容量所需要的时间来表
示(如图1 所示) 。分初流动度和放置30 min 后流动度,流动度越小越好,凭实践经验,要求流动度小于15 s 。
(3) 分层度:由于水泥浆液中,水泥的表观密度与水不同,容易产生水泥沉积而浆液泌水现象,为保证灌浆质量,浆液的分层、离析应越小越好。分层度凭实践经验,在试验中通过定性来评价。
(4) 细度: 为了使浆液能够充分充填蜂窝、孔隙,保证灌注质量,水泥及掺合料细度应尽可能小,要求材料细度小于5 % 。
(5) 自由干缩率:它表示浆液硬化后的干缩大小。采用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测定7 d、14 d、28d、60 d 龄期的自由干缩率。浆液的干缩越小越好,要求小于千分之一。
(6) 限制膨胀率:它表示浆液硬化后内包钢筋时的膨胀性能,采用砼膨胀剂标准中的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测定14 d、28 d、60 d 龄期的限制膨胀率。要求膨胀率不小于万分之二。
3 使用原材料品种
为了达到高强水泥灌浆材料的各项性能要求,必须科学地选择各种原材料,试验选用原材料应为:性能效果好,质量稳定,由可靠大厂生产,价格便宜。我们选用如下原材料:
(1) 水泥:珠江水泥厂生产的越秀牌525R 硅酸盐Ⅱ型水泥。
(2) 掺合料两种: ①黄埔电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 ②山西省建一公司科研所研制的矿粉。
(3) 膨胀剂六种: ① 安徽产UEA ; ② 江门产UEA ; ③安徽产AEA ; ④广州市建科所产的KM- Ⅱ型; ⑤天津产UEA ; ⑥飞来峡工程应用的低温煅烧氧化镁。
(4) 外加剂八种: ①湛江产FDN - 5 ; ②湛江产FDN - 440 ; ③ 河北正定产SPA - 2 ; ④ 东莞产SM(液) ; ⑤中国建材院产N 型; ⑥中国建材院产N 缓型; ⑦中国建研院产SF1 ; ⑧中国建研院产SF2 。
4 试验方法和研制过程
4. 1 试验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高强水泥灌浆材料配方。正交试验法是一种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多水平及多指标这类试验问题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只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试验方案,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并给出了科学分析试验结果的方法。
4. 2 研制过程
4. 2. 1 阶段(初步试验阶段)
(1) 根据高强水泥灌浆材料的性能指标,对原材料进行挑因素、选水平,列出了八因素三水平表,见表1 。
(2) 选用L27 (313) 正交表,并根据交互作用之影响,将八因素合理的排好表头。
(3) 列出27 种试验方案表,然后做27 次试验,将27 次试验数据填入正交表并进行极差计算。
(4) 采用极差法分析试验数据,并作出各因素与指标关系图和各因素极差大小图,如图2 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各因素选用何水平对指标有利。通过对各种指标关系图和极差大小图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①水灰比对流动度、分层度影响较大,对强度和收缩影响较小,水灰比越小越好。②矿粉对各项指标都不利,不能采用。③ 安徽UEA 膨胀剂膨胀效果不明显,必须通过对比试验选择膨胀剂种类。④粉煤灰对流动度有利,但对强度和收缩不利,不能采用。⑤高效剂种对流动度和强度影响较大,对分层度和收缩影响较小,经分析选用2 水平,即FND- 5 较好。⑥ 高效掺量越大,对流动度、分层度越好,而对收缩、强度影响不大,经分析选用3 水平,即1. 0 %。⑦缓凝剂种对流动度、分层度影响不大,但对强度和收缩影响较大,经分析选用3 水平,即SPA- 2 较好。⑧缓凝剂掺量对各项性能影响较小,经分析选用3 水平, 即0. 5 %。⑨为了确定高强水泥灌浆材料的佳配方,根据以上①~⑧点的分析结果,必须再安排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