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铬达克罗涂液的配方研究

   日期:2022-03-09     浏览:175    
核心提示:无铬达克罗涂液的配方研究王全全 柯昌美 胡 永 周黎琴 张金龙 (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430081)0 引言金属腐蚀问题
无铬达克罗涂液的配方研究
王全全 柯昌美 胡 永 周黎琴 张金龙 (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430081)

0 引言
金属腐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人们生活和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危害。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腐蚀控制技术和方法,就可挽回腐蚀损失。涂层防腐具有操作性强、性价比高、施工运作成本低、节省能源等优点,迄今为止仍是有效、经济、应用普遍的方法。近年来,达克罗处理技术因其涂层薄、耐腐蚀、无氢脆、耐热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达克罗涂层中含有大量毒性强、高致癌作用的六价铬,而六价铬在世界各国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因此,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高性能与低VOC 含量相结合的环保型无铬达克罗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实验部分
1.1 无铬达克罗涂层制备工艺流程
无铬达克罗涂层制备工艺流程图见图1。


1.2 实验材料
试样:采用50 mm×50 mm×1 mm 的Q235 碳钢作为基体材料;
金属粉:进口鳞片状锌粉和铝粉,上海德予得贸易有限公司;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有机溶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十二醇聚氧乙烯醚、聚醚改性硅等。
1.3 无铬达克罗涂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鳞片状锌粉和铝粉混合,加入溶剂、分散剂和流平剂,搅拌均匀,制成基料;称取一定量的改性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后,加到所得的基料中,继续搅拌直至均匀。此时,根据涂液的黏稠情况判断是否加入增稠剂,如加入增稠剂则继续搅拌1~2 h,即制得无铬达克罗涂液。
1.4 无铬达克罗涂层的性能测试
涂层的耐腐蚀性采用耐硝酸铵和盐雾试验两种方法测试。耐硝酸铵试验的操作步骤如下:于烧杯中配制20% 的硝酸铵溶液,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加热至(70±1)℃(用温度计测量并控制水浴温度),将要测试的样板全部或部分浸渍其中,悬挂固定,并记录样板出现红锈的时间;中性盐雾试验按GB/T1771《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测定》进行,试验条件为:氯化钠(50±10)g/L,pH 6.5~7.2,盐雾箱内温度(35±2)℃,连续喷雾,同时记录试样表面腐蚀情况。涂层的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与胶带法配合使用的方法,根据ISO 2409 划格法的附着力级别判断涂层的附着力。

2 无铬达克罗涂液组分及用量的确定
2.1 黏结剂的选择
达克罗涂层中的铬酸盐主要起黏结剂和钝化剂的作用,选择铬酸盐的替代物是无铬锌铝涂层亟需解决的问题。替代铬酸盐的无铬物质主要有无铬钝化剂和有机聚合物。双酚A 型环氧树脂为线形低分子聚合物,其分子两端为环氧基,分子主链上有苯环、烷基、羟基和醚键。环氧基和羟基可以提供很好的黏结性;醚键可以提供良好的耐化学性。因此,选用环氧树脂作为黏结剂时,涂料具有极好的附着力、耐蚀性和贮存稳定性等性能,但环氧树脂的高交联度使得耐冲击性、柔韧性变差。目前,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环氧树脂分子结构、选用柔性固化剂以及物理共混增韧3 种方法。聚氨酯结构中既有柔性的C-C 链和C-O-C 链,又有活性的酰胺基,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好。采用聚氨酯改性的环氧树脂,可与大多数环氧固化剂配用,除了具有环氧树脂的特性外,还具有更高的黏结强度,优异的柔韧性、耐冲击性、耐低温性能,对金属、玻璃、陶瓷、木材、混凝土等多种材料都有很强的黏结力和抗冲击性。目前,聚氨酯是环氧树脂常用的改性增韧材料。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常用的固化剂是胺类,包括脂肪胺、芳香胺、聚酰胺等。聚酰胺固化剂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分子内的长碳链赋予涂膜极佳的柔韧性、耐冲击性,酰胺键的存在使涂膜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润湿性及剥离强度,故选用聚酰胺为固化剂。为确定黏结剂与固化剂的佳配比,实验中固定锌粉25.00 g,铝粉5.00 g,有机溶剂90.0 mL,有机液体40.0 mL,分散剂(固体取0.50 g,液体取1.0 mL),消泡剂4.0 mL,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的总量定为25.00 g,配比依次取为1.0∶0.6、1.0∶0.8、1.0 ∶ 1.0、1.0 ∶ 1.2、1.0 ∶ 1.4、1.0 ∶ 1.6,黏结剂与固化剂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见表1。

由表1 可见:当黏结剂与固化剂的配比为1.0 ∶0.6、1.0 ∶ 0.8 时,固化交联反应不完全,致使涂层附着力差,耐蚀性不好;当黏结剂与固化剂的配比为1.0 ∶ 1.4、1.0 ∶ 1.6 时,过量的固化剂会终止固化反应链的增长,导致固化交联密度低,影响涂层的附着力,涂层的耐蚀性降低;当黏结剂与固化剂的配比为1.0 ∶ 1.0、1.0 ∶ 1.2 时,固化交联反应完全,从而形成致密、附着力强的涂层,呈现较高的耐腐蚀性;当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配比为1.0∶1.0时,涂层的各项指标好。因此确定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与聚酰胺树脂间的佳配比为1.0 ∶ 1.0,即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取12.50 g,聚酰胺树脂取12.50 g。
2.2 有机溶剂的选择
根据Hildebrand 的“溶解度参数”概念:溶解度参数(δ)定义为内聚能密度(即单位体积液体汽化或固体升华所需的能量)的平方根,即δ=(△ E/V)1/2。溶剂与物质的δ 值相近,则溶解性较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δ 为20.8~22.5(J/cm3)1/2,正丁醇的δ 值为23.3(J/cm3)1/2,二甲苯的δ 值为17.9~18.4(J/cm3)1/2,因此选择二甲苯和正丁醇作为混合溶剂。为确定二甲苯与正丁醇的佳配比,固定二甲苯与正丁醇总体积为90.0 mL,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12.50 g,聚酰胺12.50 g,有机液体40.0 mL,锌粉25.00 g,铝粉5.00 g,分散剂(固体取0.50 g,液体取1.0 mL),消泡剂4.0 mL。考察二甲苯与正丁醇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见:随着二甲苯用量的增加,涂液的分散程度逐渐变好,黏度较适宜,涂层的外观及附着力也逐渐改善,耐硝酸铵的时间逐渐延长。这是由于二甲苯的溶解能力较强,挥发性较大,因此,随着二甲苯用量的逐渐增大,涂液分散均匀,涂层致密,附着力好,耐蚀性强,然而二甲苯毒性较正丁醇大,成本也较高。综合考虑,二甲苯与正丁醇的配比以7 ∶ 3为宜,即二甲苯63.0 mL,正丁醇27.0 mL。
表2 二甲苯与正丁醇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 锌/ 铝粉的选择
锌/ 铝粉是无铬达克罗涂液的主要成分,其用量的多少、尺寸大小以及形状的不同均会影响涂层的质量。本实验采用鳞片状锌/ 铝粉作为原料配制无铬达克罗涂液。
2.3.1 锌粉的选择
目前,我国生产的达克罗涂液一般采用球状锌粉,而球状锌粉所得涂层的外观差,附着力及耐蚀性不好。研究发现:片状锌粉的耐蚀性较球状锌粉好,且锌片尺寸越小,涂液的耐蚀性越好,同时还可减少锌粉的用量。随着技术发展,球状锌粉逐渐被鳞片状锌粉所替代。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考察锌粉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锌粉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见:当锌粉用量为15.0 g 和20.0 g 时,锌粉用量偏少,涂液分散性不好,涂液黏度偏小;当锌粉用量为35.0 g 及40.0 g 时,锌粉用量过多,涂液分散性不好,涂液黏度过大,涂覆不均而造成附着力变差,耐蚀性降低;当锌粉用量取25.0 g 时,涂液和涂层的综合性能均较好。
2.3.2 铝粉的选择
铝粉银白光亮,采用铝粉替代部分锌粉,能够显著改善涂层的颜色,增加涂层的银白色泽。鳞片状铝粉片径小、分散性好,使得涂层均匀致密。加入适量的铝粉,可以提高涂层的耐蚀性。铝的表面极易生成氧化膜,比锌粉更耐蚀,因此,采用锌粉和铝粉制备涂层的耐蚀性远高于纯锌粉制备的涂层。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考察铝粉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铝粉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见:随着铝粉用量的增加,涂液的黏度逐渐变大,涂层外观得以改善,涂层的附着力逐渐变好,涂层的耐蚀性先升高而后降低。综合考虑涂液及涂层的各项性能,铝粉用量取5.0 g 为佳。
2.3.3 锌/ 铝粉配比的选择
为确定锌/ 铝粉的佳配比,锌/ 铝粉的总量定为30.00 g,配比按1 ∶ 1、3 ∶ 1、5 ∶ 1、7 ∶ 1、9 ∶ 1、11 ∶ 1 变化,结果见表5。
由表5 可见:随着铝粉用量的增加,涂层外观得以显著改善,附着力逐渐变好,耐蚀性增强。当锌/铝粉配比为3 ∶ 1 及5 ∶ 1 时,涂液和涂层的综合性能均较好。由于片状铝粉的价格比片状锌粉贵,考虑到成本问题,选择锌/ 铝粉配比为5 ∶ 1。
表5 锌/ 铝粉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4 有机液体的选择
有机液体用来润湿、分散鳞片状锌、铝粉,使涂料中的处理液保持稳定。固定其他因素不变,选择不同的有机液体,研究其对涂液和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6。
表6 有机液体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表6 可见:选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丙酮作为有机液体时,锌、铝粉润湿分散均较好,涂液分散均匀,涂层外观较好,附着力好,耐硝酸铵时间长,而考虑到丙酮的挥发性较大,对人体毒害较大,因此,实验选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作为有机液体。
2.5 助剂的选择
2.5.1 分散剂的选择
无铬达克罗涂液采用的鳞片状锌粉密度较大,大多以聚集体形式存在,易产生团聚沉降在底部。因此,需加入分散剂,以提高涂液的防沉降性。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可缩短分散时间,使分散体系维持稳定。不同分散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见表7。

由表7 可见:选用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分散剂时,锌、铝粉润湿分散性好,且分散较快;涂液色泽亮;涂层外观较好,因此,选用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分散剂。
2.5.2 消泡剂的选择
配制无铬达克罗涂液过程中,由于电动搅拌会带入空气,同时分散剂所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大了起泡性,而涂液中的气泡会影响涂层的外观、附着力和耐蚀性。因此,需选择合适的消泡剂。消泡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见表8。

由表8 可见:选用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时,消泡速度快,涂层外观较好,附着力好,耐蚀性强,因此,选用聚醚改性硅作为消泡剂。
2.5.3 其它助剂的选择
(1) 流平剂:由于实验中采用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此种消泡剂同时具有流平作用,因此,无需再用流平剂。
(2) 增稠剂:常用的增稠剂一般为纤维素系列增稠剂、黄原胶、非离子缔合型增稠剂等。由于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作为黏结剂,其黏度较高,不需加入增稠剂。
(3) pH 调节剂:pH 调节剂一般为碱金属的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如Li2CO3、LiOH、CaCO3、CaO、ZnO 等,其中ZnO 常用。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酸碱的加入,pH 值一直保持在7 左右,不需加入pH调节剂。
3 结语
(1) 通过试验确定无铬达克罗涂液的佳配方:锌粉25.00 g,铝粉5.00 g,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12.50 g,聚酰胺树脂12.50 g,二甲苯63.0 mL,正丁醇27.0 mL,丙二醇甲醚醋酸酯40.0 mL,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0 mL,聚醚改性硅4.0 mL。
(2) 涂层的佳制备工艺:烘干温度100~120℃,烘干时间30 min ;固化温度230℃,固化时间25~30 min ;搅拌时间3 h。
(3) 所得的无铬达克罗涂层表面呈银灰色,均匀致密,附着力为1 级,耐硝酸铵时间达到230 min,中性盐雾实验达到1 200 h。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