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的开发

   日期:2022-04-01     浏览:169    
核心提示: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的开发李豪,陈建波,闫娟娟,王国庆,赵风清(河北科技大学化工系,河北石家庄050018)0 前言砂浆
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的开发

李豪,陈建波,闫娟娟,王国庆,赵风清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系,河北石家庄050018)

0 前言
砂浆按功能分为砌筑、抹灰、地坪、装饰砂浆等,同时也可用于有特殊要求部位的如防水砂浆。按照材料自身特点,防水材料一般分为刚性和柔性2 种[1]。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砂浆是在传统的刚性水泥砂浆基础上,通过加入聚合物成分,利用无机和有机材料的协同作用,改善传统刚性防水材料抗折强度和粘结强度低,韧性差、易开裂等缺陷,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2-3]。本文在原有研究基础上[4],通过以钢渣、矿渣和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粉磨制成的生态胶凝材料,代替传统硅酸盐水泥应用于砂浆中,采用尾矿部分代替骨料,加入以EVA 和聚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为主要组分的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胶粉。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砂浆的力学性能、施工性能、耐水性能以及降低砂浆的成本,并且能实现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聚合物砂浆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使聚合物砂浆的生产满足绿色制造的要求,实现聚合物砂浆的高性能化和生态化。

1 试验
1.1 原材料
生态胶凝材料:采用矿渣、钢渣等为主要原料粉磨自制(矿渣、钢渣占总量的75%),性能指标见表1。

普硅水泥:鹿泉东方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产42.5 级普硅水泥。
可再分散乳胶粉: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等,市售。
骨料:粗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2.3~3.7。
尾矿:承德铜兴矿业有限公司排放,矽卡岩型,含有透闪石、绿辉石及少量的云母。
消泡剂:磷酸三丁酯。
减水剂:萘磺酸盐,河北省外加剂厂产。
1.2 试验方法
(1)生态胶凝材料配制:采用Φ500 mm×500 mm 试验磨,将钢渣、矿渣等粉磨至要求的细度。
(2)水泥和砂浆胶砂强度测试按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其它指标按GB/T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砂浆成型和养护:执行JC/T 984—200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4)稠度测试:参照JGJ 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控制在70±5 mm。
(5)抗渗性测试:执行DL/T 5126─2001《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
1.3 正交试验
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前期工作基础上,经过探索性试验,确立了不同的物料品种及范围。进行正交试验,以便揭示各因素对体系性能(主要是28 d 压折比)的影响规律。然后开展进一步优化试验验证,从而确定聚合物砂浆的基本配比。主要影响因素为:聚合物掺量、灰砂比(骨料采用河砂、尾矿)、聚合物复配比例[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和聚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比例,m(E)∶m(S)],采用正交试验探索各因素和水平对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另外,加入水泥量0.2%的消泡剂,0.5%的减水剂。主要因素及水平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直观及方差分析
以28 d 抗压与抗折强度的比值(压折比),作为考察砂浆强度和韧性主要指标。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分别见3、表4。

由表3、表4 中28 d 压折比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可知,灰砂比和聚合物掺量显著性较为明显,m(E)∶m(S)的影响弱,可能与胶凝材料有效含量及聚合物对水化产物构成影响较大有关,这一点与直观分析结果一致。说明砂浆体系中影响28 d 压折比的主要因素为灰砂比和聚合物掺量。终确定A2B1C2 为优组合,即聚合物掺量12%、灰砂比1∶3、m(E)∶m(S)为1∶1。
2.2 验证试验
在上述试验基础上,结合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组A2B1C2 验证试验,结果见表5。

从表5 可得出,验证试验结果满足聚合物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从原料成本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了原料的构成,终优化配比为聚合物掺量11%、灰砂比1∶3.5、聚合物复配比例m(E)∶m(S)=3∶1。

3 讨论
3.1 普硅水泥与生态胶凝材料在聚合物改性砂浆中应用对比
胶凝材料作为砂浆强度以及整体结构的主要来源,一般采用普硅水泥。然而生态胶凝材料因其具有与普硅水泥同样的性能和较好的经济、环保效益。分别利用普硅水泥和生态胶凝材料制备的聚合物砂浆,采用灰砂比为1∶3.5、聚合物种类比例m(E)∶m(S)=3∶1、聚合物掺量为11%,以水泥量0.2%的消泡剂和0.5%的减水剂,其性能见表6。
表6 普硅水泥与生态胶凝材料的聚合物改性砂浆性能对比

由表6 可知,采用生态胶凝材料与普硅水泥相比聚合物改性砂浆抗压强度略低,而压折比略高,抗渗性能基本持平,但生态胶凝材料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能利用大量废弃物,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因此,采用生态胶凝材料代替普硅水泥来开发聚合物改性砂浆具有明显优势。
3.2 尾矿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尾矿部分取代骨料,按照不同的配比加入砂浆中。不同的尾砂比,对砂浆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图1、图2 分别为采用生态胶凝材料,聚合物掺量为8%,m(E)∶m(S)为3∶1,尾砂比由0∶4 增加到4∶0 时,砂浆28 d 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变化趋势。由图1、图2 可见,聚合物改性砂浆抗压、抗渗压力均随尾砂比的增大而降低,其中抗压强度在尾砂比1∶1 之前降幅不平缓、有波动,超过1∶1 时降幅骤增,下降近10 MPa。全部采用尾矿作为骨料时,抗压强度只有10 MPa 左右。就抗渗压力而言,采用部分尾矿时抗渗压力先是略有增长,然后随着尾矿掺量的增加逐渐下降;尾矿与河砂比大于1∶1 后,抗渗压力降到1.5 MPa 以下。控制尾矿与河砂比低于1∶1 时,可以满足产品使用要求,降低成本。可以采用尾矿替代部分河砂作骨料,比例可控制为1∶1。

图1 尾矿与河砂比对聚合物改性砂浆28 d 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2 尾矿与河砂比对聚合物改性砂浆28 d 抗渗压力的影响
3.3 聚合物改性砂浆微结构探讨
为了更好地观察硬化的聚合物改性砂浆材料中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可用稀硝酸或稀盐酸对试样进行短暂的侵蚀[5-6]。为便于分析聚合物改性砂浆微观结构,对未添加聚合物和添加聚合物的成型试块进行了电镜分析,结果分别见图3、图4。


从图3 可以看出,普通水泥砂浆是多相聚集体,体系中存在大量的针状晶体和少量的絮状凝胶,水化产物独自发育,未形成有效的连接。同时看到存在大量的孔隙,多集中于水泥浆体与骨料界面过渡区,并且孔隙间彼此分散。这些孔结构的空间分布影响水泥砂浆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等。从图4 可以看出,掺入聚合物后砂浆的SEM 图谱与普通砂浆的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可以看到针状晶体被许多膜状物粘结在一起,膜形成彼此交联的网状结构。形成的膜状物有些跨过孔隙、有些穿过空隙,起架桥和填充作用,使孔隙体积变小。同时,由于聚合物的良好流动性填充了过渡区的孔,良好的成膜特性更好地堵塞了砂浆中的孔隙,使得水泥浆体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结构更加致密,使砂浆的抗渗透性提高。同时聚合物形成的网状膜结构增加浆体韧性,宏观表现为抗折强度增加。

4 结语
采用以钢渣、矿渣、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生态胶凝材料可以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用于聚合物改性砂浆,产品具有低环境负荷型材料特点。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灰砂比对改性砂浆的影响为显著,其次为聚合物掺量和聚合物种类配比。通过聚合物改性,砂浆性能得到改善,抗渗性提高。该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性能指标达到JG/T 984—2005 要求。可以在不明显降低产品性能的情况下,采用尾矿取代部分河砂,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渣的排放。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