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涂料需求量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而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溶剂(VOC)涂装成膜后大量挥发,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VOC 已达到20 Mt[1]。因此为了人类的健康安全,应大力发展水性、高固体分和粉末等环保型涂料。目前进展快的当属涂料水性化,在水性涂料中应用多的是丙烯酸酯类。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发成功为涂料水性化奠定了基础,其在使用中显示出以下的优良性能:防腐、耐碱、耐水、成膜性好、保色性佳、无污染等,并且容易配成施工性良好的涂料,涂装工作环境好,使用安全[2]。尤其是与水性环氧底漆或中层漆搭配的涂料系统在汽车、船舶乃至大型道桥建筑的钢结构上都可以起到重防腐的作用[3]。本研究以自由基聚合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合成水性丙烯酸酯基体树脂,并以此树脂为基础制备出水性防腐面漆,再搭配水性环氧底漆形成水性涂层系统,同时讨论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
2 试验部分
2.1 试验原料
EPON828 液体环氧树脂、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单体以及颜填料均为市售工业级;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化学纯;非离子型自乳化水性环氧固化剂由华南理工大学制备并提供[4];引发剂、分散剂及其他助剂均为分析纯。
2.2 分析测试
冲击强度按照GB/T 1732—1993 标准使用QCJ型涂膜冲击器测试;铅笔硬度按照GB/T 6739—1996方法使用BY 型铅笔硬度计测试;干燥时间按照FTMS141 方法4061.1 测试;附着力按照GB/T 9286—1998划格法进行测试;耐盐雾性与耐水性均按BMS10-83标准测试;贮存期为实测。
2.3 工艺路线
2.3.1 水性丙烯酸酯防腐面漆制备
水性丙烯酸酯防腐面漆制备流程见图1。
面漆配方见表1。
其中基料树脂合成工艺:在配有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和水浴加热装置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溶于水的乳化剂,搅拌并升温至70 ℃,加入引发剂与部分单体,根据回流与反应液黏度调整温度保证其反应平稳并稳定升温,待温度升至75 ℃后开始匀速滴加剩余单体,单体补加完毕后控制温度在80 ~ 85 ℃之间,持续反应2 h,结束反应,冷却出料。
2.3.2 水性环氧防腐底漆制备
将EPON828 液体环氧树脂与少量稀释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型自乳化水性环氧固化剂与水加入高速搅拌机内搅匀,加入分散剂、消泡剂等,中速搅拌20min;然后加入磷酸锌、氧化铁红等防锈颜填料,高速搅拌至所需细度;加入防闪锈剂等助剂,搅拌10 min;用水调节黏度。其中液体环氧树脂与自乳化固化剂按环氧/胺氢为1/1 配制,占总质量分数的35%,其他成分大致配方见表2。
以上述制得的两种防腐涂料形成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涂层系统性能见表3。
水性面漆树脂配方的关键是选用单体,通过单体的组合来满足漆膜性能的技术要求。在本试验中,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软、硬单体,通过配比来调节树脂的硬度、柔韧性及耐候性等物理性能。本研究经多次试验发现当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17 ∶ 1.00时,涂层光泽度高、附着力强且柔韧性好。
对乳液聚合来说,乳化剂浓度越大,胶束数目越多,按胶束机理生成的乳胶粒数也会越多,其粒径也会越小,因此在乳液聚合中必须严格控制乳化剂的用量,在保证良好乳化效果的情况下,乳化剂的用量应该是越少越好,这是为了保证粒径的尺寸以及均一性,如果加入过量的乳化剂会使发泡作用明显,影响基体树脂乃至整个涂层系统的力学性能[5]。因此确定乳液浓度为1%,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树脂质量的0.2%。
本研究中水性丙烯酸树脂引发剂定为过硫酸盐。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引发剂的用量小,会使引发聚合非常困难;引发剂的用量越大,乳胶粒子越小。但引发剂用量过大,引发聚合太快反而会加速凝聚现象的发生,使乳胶粒子变大,甚至破坏乳液的稳定性,适宜的引发剂用量应为单体总量的0.3%~ 0.6%,本试验选择用量为0.4%。
反应温度是影响树脂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反应温度低,反应缓慢,当温度低于75 ℃时,反应进行相当缓慢,且诱导期很长,产品相对分子质量高;反应温度高时,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增大,当引发剂浓度一定时,自由基生成速率大,自由基由水相进入乳胶粒的速率大,致使在乳胶粒中链终止速率增大,故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但温度过高(85 ℃以上)时,单体易发生凝聚,黏度急剧上升,从而影响树脂的性能。故反应时应严格控制温度。本试验中,滴加单体时温度控制在75 ~ 80 ℃,后期反应温度控制在80 ~ 85 ℃ ,以确保反应能够顺利并充分地进行。用上述工艺条件制得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黏度适中,可与水任意比互溶。
水性涂层底漆中添加防闪锈剂是为了防止闪蚀现象。针对水性环氧体系,通常选用苯并异噻唑啉的衍生物,加入量在0.4%左右。水性面漆中分散剂的作用是改善涂料流动性,提高光泽和明亮度,提高着色力、遮盖力,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本试验选用有助于提高体系黏度稳定性的聚丙烯酸盐类有机分散剂,用量以在颜料表面形成致密的单分子吸附层为佳值。颜料为钛白粉,用量为涂料总质量的20%。消泡剂分为有机硅类和非硅树脂类,有机硅类有极好的消泡能力,但会引起附着力降低,所以适用于面漆,选用水性有机硅消泡剂BYK-023,用量为涂料总质量的0.05%。
⑴合成了水性丙烯酸树脂,以此为基础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面漆,讨论了树脂合成的工艺条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佳工艺条件为:软单体与硬单体的佳质量比为1.17 ∶ 1.00;反应温度为75 ~ 85 ℃;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2%和0.4%。
⑵制备了水性环氧防腐底漆,与丙烯酸酯面漆配套制备了水性防腐涂层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涂层耐冲击性好,耐水、耐盐雾性能优秀;具有较高的光泽,可用于汽车、船舶内部钢质结构的涂饰和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