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

   日期:2022-04-06     浏览:155    
核心提示: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李田霞1,陈峰2 ( 1. 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430212; 2. 武汉职业技术
有机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

李田霞1,陈峰2 ( 1. 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430212; 2.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环氧- 丙烯酸共聚物既有环氧树脂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品性及优良的防腐蚀性; 又有丙烯酸树脂的光泽、丰满度、耐候性好等特点; 而有机氟树脂具有耐候性、耐沾污性、耐腐蚀性及自洁性能[1]。将3 种树脂接枝共聚,开发一种不仅同时具有这3 种树脂的优点,而且对于环氧树脂的脆性大、耐冲击性差等[2]缺点也有所改善的共聚物。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质,含氟聚合物形成F 原子在外围包裹C—C主链的螺旋体结构,保护C—C主链不受恶劣环境条件破坏[3],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因此氟碳涂料具有一些其他涂料难以比拟的独特性能[4 - 5],例如: 极好的耐候性、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低磨擦性、憎水性、憎油性、不燃性等,使得其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得到应用,愈来愈受到涂料界人士的关注。
本研究在先前实验的基础上,以环氧树脂为主体,以有机氟单体、丙烯酸类单体对其改性,合成了同时具有3 种树脂性能的改性树脂,再与二乙醇胺进行胺化,后用醋酸酸化成盐,制得水稀释型的阳离子树脂。主要讨论了接枝反应温度、胺化温度、胺化时间、有机氟用量等因素对合成树脂的影响,从而选择了佳的反应条件; 并将所得树脂配成阴极电泳漆,对所得漆膜进行了测试研究。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试剂
环氧树脂( E - 44) : 工业级,岳阳石油化工总厂; 苯乙烯( St) : 化学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过氧化苯甲酰( BPO) : 化学纯,湖北大学化工厂; 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丁酯( BA) : 分析纯,天津新通精密化工有限公司; 二甲苯、乙二醇丁醚: 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总厂; 二乙醇胺、乙酸: 化学纯,天津市博建化工有限公司。
1. 2 主要仪器
YH - EDET - 10 /400 整流柜: 温州华泰电泳涂装设备公司;WGG - 60 微机光泽仪、QDX 漆膜多用监测仪、QFI -Ⅱ型漆膜附着力试验仪、QCJ 型漆膜耐冲击测试仪、DDS - 12 型电导温度测定仪: 上海精科; JJ - 4 型六联电动搅拌器: 上海蓝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PE Spectrum - 2000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美国PerkinElmer 公司; HI 9025 便携式酸度计: 意大利哈纳仪器公司; ¢=0. 5 mm 乌式黏度计: 上海恒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 3 合成工艺
在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树脂和二甲苯,加热并搅拌升温到120 ℃左右,在2 h 内滴加丙烯酸酯类单体、有机氟单体、引发剂BPO 及部分助溶剂乙二醇丁醚,保温2 h,然后降温至100 ℃左右滴加二乙醇胺反应2 h,降温至50 ℃左右用乙酸中和至pH = 6 左右。
表1 树脂的基本配方

1. 4 阴极电泳涂料的配制
向上述乳液中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醋酸,加水稀释,使电泳漆液的固体分为16%,pH 为6. 0。在电压为120 V,以经过脱脂、磷化的马口铁板为阴极,电泳2 min,冲洗,150 ℃ 烘烤20 min即可。
1. 5 分析测试
( 1) 结构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 Perkin- ElmerSpectrum - 2000) 。
( 2) 接枝率的测定[6]
反应物出料后,加入定量的甲醇充分搅拌,完全沉淀出接枝物和单体均聚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至恒质量。然后在索氏抽提器中用异丙醇萃取,除去单体自聚物,干燥至恒质量,称质量。按式( 1) 计算接枝率。
接枝率=[m( A) - m( B) ]/m( A) × 100% 式( 1)
式中: m( A) —反应前丙烯酸类单体的质量; m( B) —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
( 3) 胺值的测定: 参照文献[7]测定。
( 4) 聚合物溶液透过率的测定[8]: 用1901 型UV - Vis 计测量溶液的透过率,参比为蒸馏水,波长为512 nm。

2 结果与讨论
2. 1 红外光谱( FT - IR) 分析
图1 和图2 分别是环氧丙烯酸树脂和氟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红外光谱图。通过图1 和图2 的对比可以看出,图2 在1 184 cm- 1 ,1 035 cm- 1 处出现了2 条强谱带,这是—CF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240 cm- 1 左右有一宽的吸收峰,为—CF3的伸缩振动。所以能够看出合成的改性树脂中已经引入了氟原子。

2. 2 接枝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不同,单体均聚和共聚的反应程度不同; 共聚程度越大,接枝率越高,其树脂水稀释性和稳定性也越好。本研究在接枝反应温度分别为100 ℃、110 ℃、120 ℃、130 ℃时制得了改性阳离子树脂,并测定其接枝率,结果如图3 所示。

从图3 中可以看出,温度为120 ℃ 左右时,引发效果好,接枝率高,其树脂水稀释性和稳定性也较好,所以选择接枝反应温度为120 ℃左右。
2. 3 有机胺用量的选择
电泳漆的电导率直接影响漆膜的外观。漆液的电导率过低,漆膜不易形成; 电导率过高,造成漆膜外观粗糙。而胺的加入量直接关系到带电离子的数量,进而影响到漆液的电导率,因此,实验中要严格注意胺的用量。按理论计算,100 g E- 44 型的环氧树脂,需要42 ~ 50 g 二乙醇胺。胺的用量对电导率的影响如图4 所示。


从图4 可以看出,固含量为16% 时,随着胺加入量的增加,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下降。同时,通过实验,二乙醇胺的量超过44 g 后所得树脂黏度大,且加水产生的气泡很多,易形成结皮,使得稳定性变差,所以选取二乙醇胺的量为44 g。
2. 4 胺化时间及温度的确定
由于环氧树脂的胺化过程直接影响着树脂的水稀释性、稳定性,因此,二乙醇胺的量确定以后,需要进一步确定胺化温度和时间。按照接枝反应佳的配比及条件,采用不同的胺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加醋酸中和后,测其树脂的胺值,并对其电泳后的漆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胺化温度和时间对电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以看出,胺化温度在100 ℃时比胺化温度在90℃时胺化更充分; 在100 ℃ 下,胺化时间不同,胺值也不同。随着胺值的增大,涂膜的外观首先逐步变平滑,随后又变差,涂膜出现针孔,而膜厚则随胺值的增加而下降。所以选择胺化时间为2 h,温度为100 ℃。
2. 5 中和度的影响
中和度对漆液电导率和乳液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图5 和表3 所示。

由图5 可以看出,随着中和度的增加,乳液的电导率逐渐增加,但当中和度> 100%时,电导率突增,这样导致电解反应加剧,击穿电压降低; 而电导率过小,则带电微粒定向泳动速度过慢,电沉积效率低。
表3 乳液的性能与中和度的关系

由表3 可知随着中和度的增加,改性树脂的水溶液的外观由淡黄色不透明变为透明的溶液,水稀释性变好,但是酸度过大,影响漆膜的电泳性质。本实验选用的中和度为90%。
2. 6 氟单体用量的影响
在佳的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下,改变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用量,观察其对树脂水稀释性[溶液透光率/%( 512 nm) ]的影响,从而选择佳的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用量,结果见图6。

由图6 可知,随着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用量增加,树脂水溶液透光率降低,即水溶性降低; 但只要溶液透光率>10%,其树脂水溶性较好,对于电泳漆膜的性质影响不大; 但氟单体的用量大于4 g 后,溶液的透光率下降到10% 以下,树脂的水溶性明显变差; 而氟单体的用量太小或不加氟单体,树脂的耐盐水性又较差。所以选择佳的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质量为4 g 左右。
2. 7 漆膜的综合性能
通过选择工艺条件,用上述电泳漆在马口铁板上进行涂装,固化成膜后进行性能测试,所得结果如表4 所示,并与先前实验中环氧丙烯酸树脂漆膜进行比较。
表4 电泳漆液的综合性能

由表4 可以看出,含氟改性的树脂在硬度、附着力等方面与不含氟改性的树脂相差不大,在耐紫外老化性、耐盐水性等方面比不含氟改性的树脂优良。

3 结语
本研究将丙烯酸类单体、有机氟单体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合成了用于阴极电泳涂料的阳离子型含氟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试验得出在阳离子树脂合成中各种组分的用量分别为: 环氧树脂100 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4 g、甲基丙烯酸甲酯7 g、丙烯酸丁酯6 g、苯乙烯3 g; 佳的接枝反应温度为120 ℃,佳胺化温度为100 ℃,胺化时间为2 h; 中和度为90%。通过红外谱图说明环氧丙烯酸阳离子树脂中已经引进了氟原子; 制得的电泳漆在电压为120 V 下涂装成膜后,漆膜外观比较平整光滑,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通过与先前实验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阴离子电泳涂料比较,证实树脂中引入氟离子后,其耐盐水性、老化性、耐冲击性都有提高。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