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涂料海洋环境与实验室加速试验相关性研究——海洋大气区用涂

   日期:2022-04-19     浏览:172    
核心提示:船舶涂料海洋环境与实验室加速试验相关性研究海洋大气区用涂料体系叶美琪1,金晓鸿1,陈乃红1,林昌健2,李鲲3,姚敬华1,王晶晶
船舶涂料海洋环境与实验室加速试验相关性研究

——海洋大气区用涂料体系
叶美琪1,金晓鸿1,陈乃红1,林昌健2,李鲲3,姚敬华1,
王晶晶1,叶章基1,徐初琪1,黄淑珍1,陶乃旺1,郭爱华1
(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厦门分部,福建厦门361101;2.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3.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29)

研究实验室加速方法并确定与海洋环境试验的相关性,是缩短舰船涂料研制周期、正确评估舰船涂料寿命的佳途径。笔者对海洋大气区7 种常用舰船涂料在实际海洋环境暴露试验以及室内人工加速老化及腐蚀试验前后的涂层性能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涂层硬度、附着力、颜色、光泽、粉化率等物理机械性能和涂层表面状况如微观形貌、颜填料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合厦门地区的气象环境谱来探索实验室加速试验与实际海洋大气暴露试验的相关性。

1 试验
1.1 实海环境暴露试验
选择国内主要舰船涂料生产厂家的耐候性涂料体系7 个品种,每种样品制备250 mm×150 mm×2mm 样板各30 块,在厦门海洋大气曝晒场曝晒,并分别在0.5,1,2,3,4 a 的曝晒样品中各取3 块进行分析测试。

1.2 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
1.2.1 紫外/冷凝人工加速老化+盐雾试验每种样品制备70 mm×150 mm×1 mm 样板各30 块,在紫外/冷凝型人工加速老化机内暴露200 h+盐雾箱暴露50 h 为1 个周期,总共试验2 000 h。分别在1,2,4,6,8 个周期后各取3 块试样进行分析。

1.2.2 氙灯型人工加速老化+盐雾试验
每种样品制备50 mm×100 mm×1 mm 样板各30 块,在氙灯型人工加速老化机内暴露200 h+盐雾箱暴露50 h 为1 个周期,总共试验2 000 h。分别在1,2,4,6,8 个周期后各取3 块试样进行分析。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海洋大气区用舰船涂料体系实海环境暴露试验
7 种涂料试样暴露在海上暴露平台上,框架朝南倾斜24°(厦门地区,北纬24°23′)放置。试验方法参照GB/T 16168,GB/T 1766,GB/T 5210,GB/T9754,GB/T 6739 等进行。经过4 a 大气暴露试验,其力学性能及表观变化如下。
1)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试验4 a 后附着力的变化结果如图1 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除3#聚氨酯涂料体系附着力变化较大外,其它涂料体系的附着力变化不大。

2)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试验4 a 后硬度的变化,见表1。从表1 可知,无论何种涂料体系,经过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后的硬度基本无变化。

3)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试验4 a 后颜色及光泽变化。海洋大气区暴露4 a 后色差、失光率对比如图2 和图3 所示。

由图2 可以看出,海洋大气区暴露试验4 a 后的试样颜色变化量大小依次为:9#>2#>1#>7#>8#>3#>5#。由图3 可以看出,海洋大气区暴露试验4 a后的试样失光率变化量为:9#>1#>5#>7#>3#>2#>8#。

4)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后粉化测试结果见表2,经过海洋大气暴露试验2 a 后粉化情况变化不大,3 a 后3#和5#聚氨酯体系的粉化情况开始严重。

5)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后表面微观形态变化。图4 和图5 显示了海洋大气暴露前后聚氨酯涂层和丙烯酸酯涂层表观形貌随暴露时间增加所发生的改变情况。


从聚氨酯涂料和丙烯酸酯涂料大气暴露各周期情况对比来看:2 种涂料在暴露初期没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聚氨酯涂料随着暴露周期数的增加,涂膜表面的细微腐蚀孔洞数量有所增加,丙烯酸酯涂料随着暴露周期数的增加,涂膜的致密性明显下降。图6 和图7 为海洋大气区天然暴露试验前后聚氨酯涂层和丙烯酸酯涂层表观形貌随暴露时间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

从图6 和图7 可以看出,聚氨酯涂料在大气暴露后,涂膜逐渐开始出现粉化、产生极个别的细孔,然后颜填料颗粒开始外露,粉化现象加重,粗糙程度增加;丙烯酸酯涂料在大气暴露后,涂膜开始疏松,并且随着暴露周期的增加,涂膜的疏松程度也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在AFM 和SEM 下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聚氨酯涂料在海洋大气区天然暴露试验条件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是产生细微腐蚀孔洞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大气暴露会使整个丙烯酸酯涂膜致密性降低,防渗水性能减弱。

6)舰船涂料体系在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过程中性能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如下。

(1)经过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后,涂料体系的附着力变化不大,硬度基本无变化。
(2)海洋大气暴露试验2 a 后,涂料体系的粉化率变化不大,3 a 后3#和5#聚氨酯体系的粉化情况开始严重,4 a 后各种涂料体系粉化严重。
(3)经过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后,失光率以半年为拐点,出现明显的加速变化。聚氨酯体系海洋大气区暴露1 a 后,涂层表面基本失光;2 a 后,除8#氯化橡胶体系外,其它体系失光率超过60%;4 a 后各种体系涂层表面基本失光。
(4)从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后颜色的测试结果看,聚氨酯体系有优良的保色性能。
(5)AFM 和SEM 的观察结果表明:聚氨酯涂料在海洋大气区天然暴露试验条件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是产生细微腐蚀孔洞;丙烯酸酯涂膜在海洋大气区天然暴露试验条件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是表面疏松、致密性降低、防渗水性能减弱。

2.2 海洋大气区涂料体系实验室加速试验
2.2.1 附着力的变化
紫外/冷凝人工加速老化+盐雾加速试验8 周期后附着力的测试结果如图8 所示,除9#纳米环氧体系因面层脱落附着力变化较大外,其它涂料体系变化不大。

2.2.2 硬度对比分析
海洋大气暴露、紫外/冷凝人工加速老化+盐雾加速试验8 周期后、氙灯型人工加速老化+盐雾试验

8 周期后硬度变化对比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无论何种涂料体系,经过海洋大气暴露试验4 a 与加速老化试验后的硬度基本无变化。

2.2.3 粉化分析
紫外/冷凝人工加速老化+盐雾8 周期、氙灯型人工加速老化、氙灯型人工加速老化+盐雾8 周期后粉化的变化结果见表4—表6。


3 种老化试验方法粉化程度对比:紫外老化200h+盐雾50 h(8 周期)>氙灯老化200 h+盐雾50 h(8 周期)>氙灯老化1 000 h。粉化是太阳光中强烈紫外线造成的,氙灯老化加速试验不能对其起到加速作用。

2.2.4 颜色与光泽变化分析
紫外老化+盐雾8 周期、氙灯老化、氙灯老化+盐雾8 周期后颜色与光泽的变化情况如图9—图11所示。从图9—图11可以看出,紫外老化+盐雾8周期后颜色变化量大小依次为:9#>2#>1#>7#>8#>3#>5#,氙灯老化5周期后颜色变化量大小依次为:8#>2#>7#>3#>4#>1#,氙灯老化+盐雾8周期后颜色变化量大小依次为:8#>3#>5#>7#。海洋大气暴露4 a 的颜色变化量大小依次为:9#>2#>1#>7#>8#>3#>5#。


老化试验失光率对比如图12所示,紫外老化+盐雾8周期后失光率变化量大小依次为:9#>1#>7#>5#>3#>2#>8#,氙灯老化5周期(1 000 h)后失光率变化量大小依次为:5#>1#>2#>7#>3#>8#。
海洋大气暴露4 a 的失光率变化量大小依次为:9#>1#>7#>2#>3#>5#>8#。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就涂层表观颜色、光泽、粉化而言,紫外老化+盐雾比氙灯老化+盐雾及连续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更接近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的结果。


2.2.4 聚氨酯涂层2 种氙灯加速试验方法后颜色与光泽变化比较
选择2 种聚氨酯体系分别进行氙灯老化+盐雾加速试验(5 周期)和氙灯老化加速试验(5 周期),其颜色与光泽变化比较如图13—图14 所示。氙灯加速老化试验引入盐雾以后对颜色影响较大,对光泽影响不大。


2.2.5 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
聚氨酯涂层和丙烯酸酯涂层2 种加速试验方法(紫外老化+盐雾8 周期、氙灯老化+盐雾8 周期)目测结果对比如图15—图18 所示。


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如图19—图20 所示。



对比图19 和图20 可清楚地观察到在老化试验前2 种涂料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丙烯酸酯涂料在第1,2 周期时就发生了明显的起泡、腐蚀孔洞、裂纹及表面呈粗糙纹理等老化现象,但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趋于平缓。聚氨酯则呈现出一种稳定的逐步衰变老化的发展态势。
原子力显微扫描电镜(AFM)测试分析结果如图21—图22 所示:聚氨酯涂料在老化第1 周期时与原始状态相比无明显变化;第2 周期开始时涂层表面形成水泡,出现明显的凹洞;第4 周期时水泡密度增加,表层腐蚀孔洞明显;第6,8 周期时,整个涂层表面已密布微小水泡,且小水泡开始聚集,有发展的趋势,表现出涂层表面粗糙程度增加。丙烯酸酯涂料在原始状态下表层均匀光滑,有少量火山口状的小坑不规则地分布在涂料表面。第1 周期时,一些明显的水泡结构开始在涂层表面形成,火山口状的小坑数量增加;第2 周期时涂层表面开始出现沟裂纹;第4,6 周期时涂层表面发生明显变化,密布小泡,表层腐蚀孔洞明显;第8 周期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2.2.6 加速试验中性能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1)无论何种涂料体系, 经过加速老化试验后的硬度、附着力基本无变化。
2)粉化是阳光中强烈紫外线造成的,氙灯老化加速试验不能对其起到加速作用。
3)氙灯加速老化试验引入盐雾试验以后对颜色影响较大,对光泽影响不大。
4)就涂层表观颜色、光泽、粉化而言,紫外老化+盐雾比氙灯老化+盐雾及连续氙灯加速老化试验更接近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的结果。

3 结论
1)不同的加速试验方法对不同涂层变化的影响趋势与实际海洋环境暴露试验的结果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
2)从SEM,AFM 和光泽变化的试验数据上分析,盐雾加速试验对聚氨酯涂层老化的作用与海洋大气暴露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替代海洋大气暴露试验的有效方法,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