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泳漆涂装技术在国际上虽然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因自泳漆涂装始终存在着工艺稳定性差、难于管理等一些问题,所以迟迟没能得到广泛的生产应用。第3代自泳漆产品的问世,解决了第1代和第2代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涂层的耐盐雾性能接近阴极电泳漆,明显优于目前车下黑漆件用其他低温固化的水性或溶剂性品种涂料。但第3代自泳漆能否真正应用于生产,必须通过试验验证,为此进行了有关的应用试验研究。
1 自泳漆的工艺流程
自泳漆涂装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涂料自动沉积在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脱脂(65±5 ℃,2~5 min)→水洗(室温,1min)→酸洗(50~70 ℃,1 min)→水洗(室温,1min)→纯水洗(室温,0.5~1 min)→自泳漆(NV为5%~7%,ORP(氧化-还原电位)为300~400 mV,101(氟离子浓度检测值)为100~300 μA,20~23 ℃,3~5 min)→水洗(室温,1 min)→反应水洗(纯水,室温,1 min)→烘干(115 ℃×30 min)。
2 自泳漆的工艺参数检测
(1)配槽
用2 2 6 0 mL自泳漆(国内某知名公司的产品)、1 000 mL添加剂和纯水配制20 L的自泳漆槽液。
(2)自泳漆槽液参数
经检测,槽液参数如下。
氟离子浓度:210 μA;氧化-还原电位:444mV;固体分:5.07%;pH值:3.3;电导率:2 200μS/cm。
(3)自泳涂层性能
对自泳漆涂料与两种不同型号的反应水洗材料配套获得的自泳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
注:1 bar = 105 Pa。
从检测情况看,漆膜厚度对抗石击性能影响较大,漆膜厚度过高时抗石击性能差,图1是漆膜厚度为26~33 μm时的抗石击照片;而漆膜厚度对耐盐雾性影响不大,图2为不同漆膜厚度耐840 h盐雾试验的照片。
图1 抗石击试验结果(漆膜厚度为26~33 μm)
3 漆膜性能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