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透型有机硅防水剂

   日期:2021-06-25     浏览:153    
核心提示:0 前言直到若干年前,人们仍认为混凝土和砖石建筑物,特别是增强混凝土,具有抗侵蚀性。但是,随着混凝土被破坏事件的不断发生,
0 前言
直到若干年前,人们仍认为混凝土和砖石建筑物,特别是增强混凝土,具有抗侵蚀性。但是,随着混凝土被破坏事件的不断发生,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尽管混凝土的强度很高,但仍易遭到破坏。多种负面影响,如侵蚀性的环境作用(特别是不断变化的湿度),会加速混凝土性能的下降,其中对混凝土中增强钢筋的破坏作用尤为明显。钢筋被腐蚀后,其体积会膨胀,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张力,使较薄的混凝土碎裂,从而使增强钢筋处于更为危险的境地。在混凝土中同时发生的碳化和水的吸附过程被认为是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

新制备的混凝土,因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KOH、NaOH而造成其碱性较高(pH=12~13),并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钝化而不受腐蚀。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NOx 和湿气的作用,其中重要的作用为碳化过程,即Ca(OH)2+ H2O+CO2 → CaCO3↓ + 2H2O使混凝土的pH值逐渐下降。当pH值降至小于9时,混凝土就会失去耐腐蚀性,使钢筋受到腐蚀。混凝土和砖石建筑物为一种非均质多孔结构和高渗透性的材料,是影响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的主要原因。它可通过毛细管吸附水,其过程常常伴随着对有害物质的吸附。就水自身而言,水可以使盐分由材料的内部迁移到外部,从而使建筑物表面风化及盐霜,水可以引起材料发生霜冻和解冻,如果长期受空气中水分的侵蚀,就会使墙壁遭受干、湿交替的高应力,引起表面开裂,水可以使墙壁发霉并腐蚀钢筋。此外,水还可以夹带污染物和灰尘,使建筑物污损。而溶解于水中的物质,特别是氯离子,因会破坏增强钢筋表面的钝化层,破坏作用更强,造成灾难性的腐蚀。必须对混凝土和砖石建筑物进行防水涂覆处理,其目的是:
(1) 增加混凝土耐CO2 渗透能力,即增加抗碳化能力;
(2) 增加混凝土耐氯化物渗透能力,降低混凝土对溶解于水中的有害物的吸附能力;
(3) 提高混凝土对霜冻以及除冰盐的抵抗性;
(4) 提高混凝土表面憎水性,降低毛细管吸水性,不影响混凝土的水蒸气渗透性,混凝土即使在碱性溶液中浸泡后也不会降低防腐蚀性能;
(5) 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1 有机硅防水材料的防水机理
为了保护建筑物,必须寻求一种既可防止水分由外面进入又不抑制内部所形成的潮气向外转移的防水材料。
传统用作砖石建筑物防水材料的有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及乙烯树脂等涂料、油膏、沥青等。这些普通防水剂的防水原理是通过堵塞砖石材料的孔眼以排斥外面的水分侵入,由于小孔被堵死,造成墙体不透气,因此当水分从砖石孔隙排出时,它能冲破表面的防水涂层,致使涂层的寿命很短。此外,这些传统保护材料有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如长期暴露于环境中会引起老化、褪色和剥离,耐碱性差、附着力小、自身耐久性差、容易吸灰、施工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从20世纪90 年代起,随着有机硅技术的发展,新型有机硅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物的防水、防腐蚀和保护领域。

有机硅防水剂是一种理想的混凝土、砖石等建材的新型防水材料,其特性是无毒、无色、施工方便,固化快,能保持建筑物本身色泽,能以溶液、乳液等形式喷涂在建筑物表面上,提高其防水、防污、防尘、防腐蚀、抗风化性能,同时它能渗入墙体基材表面数毫米,防水效果好,耐久性能好。
有机硅防水材料为带有一定反应活性基团的硅氧烷类有机硅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与无机硅酸盐材料,如混凝土、砂浆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瓷、砖、瓦等有很大的化学亲和力,因而能改变这些硅酸盐材料的表面特性。这是由于带有反应活性基的硅氧烷掺入混凝土后,不但能通过活性基团相互作用生成枝状、链状及网状分子,形成网状疏水性硅氧烷膜,还能与硅酸盐基材中的羟基反应形成末端带有≡ Si—R基的硅烷链(R一般为CH3),填补了混凝土中的微孔隙,使混凝土微观结构致密,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而且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塑性强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防止或减少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的内应力,减轻因此而产生的原始裂缝展开程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再则,还可以分散应力,防止应力集中,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界面效应,增强混凝土的弹塑性,使混凝土的抗渗、抗拉、耐久性等得到综合改善。这是一种非极性基,有着极好的憎水性。这种疏水性网状硅氧烷分子膜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因此能均匀地分布渗透到多孔硅酸盐基材的微孔壁上,形成薄膜而不会封闭其毛细管通道,水在毛细管壁的接触角为100°~ 130°以上,使滴在其上的水成为小水滴,无法渗入到基材内部。这样,经有机硅处理过的基材就具有良好的憎水效应,有效的阻止水分侵入,又由于它没有封闭基材毛细管通道,不妨碍水气由里向外扩散,使得基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2 有机硅防水剂的类型
2.1 水性有机硅防水剂
水性有机硅防水剂是一种以水为介质,有机挥发物低的环保型防水材料。目前建筑基材上广泛应用的水性有机硅防水剂主要有甲基硅醇盐、含氢硅油乳液等。其中,甲基硅醇盐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易影响被处理基材的外观,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较慢,需24 h 才能固化。由于施用的防水剂在一定时间内仍为水溶性的,因此,受到水的侵蚀后易流失,防水耐久性较差。含氢硅油乳液易水解,产品稳定性较差,影响基材表面的光泽。
2.2 溶剂型有机硅防水剂
溶剂型有机硅防水剂是充分缩合的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树脂。该树脂呈中性,使用时必须加入醇类溶剂;当施涂于基材表面时,溶剂很快挥发,在砖石的毛细孔上沉积一层极薄的薄膜。这层薄膜无色、无光,也没有粘性,看上去就像没有涂过一样。溶剂型有机硅防水剂受外界的影响比甲基硅醇盐小得多,因而适用的范围较广,但因对环境有害、易燃,因此,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3 有机改性有机硅防水剂
有机改性有机硅防水剂是由有机高分子乳液(如丙烯酸酯、醋丙、苯丙乳液等)与反应性有机硅乳液(反应性硅橡胶或活性硅油)共聚而成的一类新型建筑涂料。经此类防水剂处理过的基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有效阻止水分的侵入,并能保持基材原有的透气性。
2.4 硅烷类有机硅防水剂
在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分子偶联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有机硅材料对混凝土表面的改性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开发了第4 代有机硅防水材料——高渗透型有机硅防水剂(硅烷类产品),如以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用溶胶- 凝胶工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后,发现对混凝土的防水、耐候、耐酸、耐磨、耐水洗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的膜层具有良好的憎水性、渗透性,能抗多种腐蚀介质(稀酸、碱、盐、潮热空气和有机溶剂)的作用,能阻止霉菌的侵蚀,无毒,涂施工艺简便易行。
这类化合物,从结构性能关系上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防护基团,在此为碳链R,而另一部分是结合基团,在此为Si(OR3)3,是基材上发生成膜作用的部分,首先与水发生水解反应脱去醇,形成三维交联有机硅树脂,其羟基与无机硅酸盐材料(如混凝土、砖、瓦等)有很好的亲和力,从而使它牢固地和基材连接起来,使非极性的有机基团向外排列形成憎水层,改变这些硅酸盐材料的表面特性,对水稳定又能起疏水作用。可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因而,由于没有封闭基材的毛细管通道,不妨碍水气由里向外扩散,使基材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渗透性强,可在基层内2~10 mm的毛细孔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明显的立体憎水结构网络,使材料表面形成永久的保护层,降低有害离子的渗透速度,防止钢筋锈蚀,并能提高材料的耐候和耐腐蚀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隧道、水工、海工等工程中。
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保护基团碳链的增长,有利于憎水膜中相邻R基的敛集作用,有利于R基垂直定向,紧密排列和堆砌,也能更充分发挥相邻R基之间的疏水化作用,同时,R基团的增长也增加了膜层的厚度。总之,保护基团碳链增长将使水分子向膜层内部扩散困难,从而增加了膜层的化学稳定性。烷基烷氧基硅烷的选择无特殊限制,但对与硅直接相连的烷基和烷氧基的大小有要求。烷基的碳数以6~10 为佳,因为烷基太小则屏蔽作用不够明显,使得烷氧基水解剧烈,水解后易发生缩合作用,在水中存在非常困难,而且烷基碳数小于6 时,硅烷的挥发性相当高,未反应的硅成分易蒸发,形成疏水层的效率低下;烷基的碳数太大,相对分子质量过大,则浸透基材的能力也会变差。对烷氧基而言,理论上碳数在1~4 均可。若采用甲氧基时,它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差,使用时在基材表面很快结合或架桥,对浸透不利,同时在水中稳定性也不好,不易保存;丙氧基以上碳链的烷氧基使用时虽说稳定性不错,但对于基材浸透速度慢,与基材结合也慢,所以选用乙氧基为佳。这是我们主选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作为防水材料的理论依据。
3 防水试验与结果
3.1 试验材料
混凝土试样:采用10 cm×10 cm×10 cm的混凝土钢制试模成型,试模内表面不使用油性脱模剂,规格为C30 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简称OPC)和C45 强度等级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简称HPC)。
高渗透型防水剂:CH880-1、CH880-2 防水剂,均为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CH880-1 中的长链烷基比CH880-2 的长链烷基多4~5 个碳。
3.2 渗透性
表1 给出了CH880-1、CH880-2 防水剂在OPC和HPC 中的渗透深度测试数据。从中可看出:①CH880-1 防水剂在C30 普通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超过4 mm,超过JTJ 275-2000 中浸渍深度应达到3~4 mm的验收要求。在C45 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也满足JTJ 275-2000 中2~3 mm 的验收要求。②试验中使用的C45 高性能混凝土为了抵抗海水中氯盐渗透,混凝土配合比中采用了较低的水胶比和掺用复合掺合料,所配制出的混凝土更为密实,混凝土吸收性能较差,CH880-1、CH880-2 防水剂难以渗入混凝土中。

CH880-1 防水处理采用表面浸渍法,浸渍时间分别为1 h,2 h,4 h。测得的渗透深度如图1 所示。试验表明,为了达到渗透深度6~8 mm,防水剂与混凝土的接触时间应大于1 h。

图1 CH880-1 防水剂渗透深度与混凝土接触时间的关系
3.3 抗氯离子性
使用CH880-1、CH880-2 防水剂对混凝土保护后,CH880-1、CH880-2 防水剂与混凝土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硅树脂层,进一步填充表层混凝土中的空隙,使得混凝土表层具有憎水性和良好的密实度。CH880-1、CH880-2 防水剂的氯离子吸收量降低效果如表2 所示。

从表2 中可以看出:① CH880-1、CH880-2 防水剂在普通混凝土及高性能混凝土中都能达到90%的氯离子吸收量降低效果,达到规范规定的验收要求。②对比同一品种的CH880 类防水剂在OPC 和HPC 中的氯离子吸收量降低效果可知:CH880 类防水剂在普通混凝土中有更好的氯离子吸收量降低效果。这是因为CH880 类防水剂的渗透深度较大时,水及氯离子通过保护层到达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越曲折,路径越长,氯离子吸收量的降低效果更明显。普通混凝土的密实度不高,硅烷浸渍剂在普通混凝土中具有更高的渗透深度(见表1),故对普通混凝土的氯离子吸收量降低效果好于对高性能混凝土。
为了检测防水处理建立的氯离子隔离层效果,将处理和未处理的混凝土同时浸入海水之中,28 d后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分布。检测方法是从混凝土表面开始分层研磨混凝土粉末,然后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混凝土粉末中的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含量分布如图2 所示。未处理的混凝土在较短时间之内,氯离子渗透深度已超过3 mm。而经过防水处理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深度要小得多。试验证明,防水处理建立的氯离子隔离层具有很好的抵抗氯离子渗透性。

图2  未处理混凝土及CH880-1 防水剂防水处理混凝土与海水接触28 d 后的氯离子含量分布
3.4 吸水率
经CH880-1防水剂处理后的混凝土的吸水率效果见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使用CH880-1防水剂处理后,混凝土的吸水率比未使用防水剂保护时降低90%以上,达到JTJ 275-2000 中不大于0.01 mm/min0.5的验收要求。
3.5 耐腐蚀性
海港工程常常受到各种腐蚀环境,如酸、碱的侵蚀,为了考察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在酸碱环境条件下的防腐蚀性能,采用了2.5%的硫酸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钠强碱溶液对HPC 混凝土进行了防腐蚀试验。本试验的侵蚀介质浓度远远高于混凝土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侵蚀环境的浓度。
表4 给出了HPC 混凝土经CH880-2 防水剂处理前后的耐酸碱化学侵蚀性能。

从表4 可以清楚地看出,对无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经酸溶液侵蚀后,吸水率明显比空气中养护的无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增大。对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经酸溶液侵蚀后,尽管吸水率也比空气中养护的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增大,但仍达到JTJ 275—2000 中的验收要求。
从表4 中可以看出:无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经碱溶液侵蚀后,其吸水率与空气中养护的基本相同,说明碱溶液对无CH880-2 防水剂处理混凝土的吸水率影响不大。对CH880-2 防水剂处理的混凝土,经碱溶液侵蚀后,尽管吸水率也比空气中养护的CH880-2 防水剂处理混凝土的吸水率略大,但仍远低于JTJ 275—2000 中的验收要求。从酸、碱溶液对CH880-2 防水剂处理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试验结果来看,CH880-2 防水剂处理后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化学侵蚀能力,经过强酸、碱溶液的化学侵蚀后,其吸水率、CH880-2 防水剂渗透深度、氯离子吸收量的降低值等指标仍符合JTJ 275—2000 中的验收要求。
3.6 不同浓度CH880-1防水剂对混凝土的保护性能
选用CH880-1 防水剂进行此项试验,用汽油作溶剂,配制出不同CH880-1 防水剂浓度的浸渍剂后进行混凝土保护性能测试,结果如表5 所示。

从表5 中可以看出:同一品种的防水剂经稀释后,由于浸渍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使得浸渍剂可渗入的有效组分降低。采用80%、60% CH880-1防水剂含量时,其渗透深度均达不到2 mm的要求,氯离子衰减仅为80%左右,不能满足JTJ 275-2000中的验收要求。

4 结语
(1) 高渗透型防水剂对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其渗透深度和保护效果不同。经对比研究,CH880-1 防水剂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2) 高渗透型防水剂的渗透深度和保护效果与其品种和混凝土的密实度有关。HPC 由于具有较高的密实度,使得硅烷较难渗透。CH880-1 防水剂的渗透深度和氯化物吸收量降低效果均优于CH880-2 防水剂,其保护效果更佳。
(3) 高渗透型防水剂经稀释后也能对混凝土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保护效果较未稀释前有较明显的降低。高渗透型防水剂浓度越低,其保护效果越差。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