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日期:2021-06-29     浏览:197    
核心提示:彩色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荣利, 帅李, 王林, 杨凯, 张雪峰(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0 前言近年
彩色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方荣利, 帅李, 王林, 杨凯, 张雪峰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环保的重视,水性涂料已成为涂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粘结性强、成膜性好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领域。但丙烯酸树脂的耐水性、耐热性、耐寒性、耐污性等不够理想,涂层带有回粘性。特别是彩色丙烯酸酯乳液涂料采用机械搅拌工艺,其颜料分散困难、色泽不自然、易褪色等。
本文根据高分子染料的合成原理[1]、纤维染色原理[2]和有机硅树脂中Si—O 键能远大于C—C 键能和C—O 键能,具有高度的柔顺性、耐高温性、耐紫外光和红外辐射、耐氧化降解性等,在合成丙烯酸酯乳液过程中,利用有机硅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并利用含—COOH 或—NH2 的单体与颜料分子中的—Cl 进行反应,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将颜料分子接入到聚合物链中,从而得到彩色的硅丙乳液。该乳液兼有丙烯酸酯类树脂粘结性强、成膜性好的特点及有机硅树脂耐高温、耐紫外光和红外辐射等优异的性能,具有很好的着色性能和保色性能,可克服传统工艺颜料分散困难、色泽不自然、易褪色等缺陷。该涂料既具有粘结性强、成膜性好、耐水擦洗与绿色环保概念,又具有色泽自然、不易褪色等优良性能,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设备与原材料
1.1.1 主要设备
JJ- 1 增力电动搅拌器(60W),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电子万用电炉(2000 W),北京市光明医疗仪器厂;反应四口瓶(500 ml),定制产品;冷凝回流装置,定制产品;激光粒度分析仪,MS2000,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傅里叶变换光谱仪Nicolet 800,美国Nicolet 公司;立体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440,英国Leica Cambridge 公司。
1.1.2 主要原材料
OP 乳化剂、过硫酸铵、活性艳红X- 3B,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十二烷基磺酸钠,化学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氨水,分析纯,成都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丙烯酸丁酯(BA),分析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公司;α- 甲基丙烯酸(α-MAA),化学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公司;KH- 570,分析纯,上海业昊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单体A,实验室自行合成。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乳液的制备
在带有变速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将2%的OP- 10 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混合乳化剂和50%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升温至62 ℃,加入1.4%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升温至74 ℃,加入1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α- 甲基丙烯酸(MAA)的混合单体,在80 ℃时保温30 min,合成聚合物种子乳液[3- 5]。
1.2.2 彩色硅丙乳液的合成
在带有变速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将种子乳液升温至84 ℃左右,控制一定的搅拌速度,以连续滴加的方式将剩余(24%)混合单体及12%KH- 570 加入种子乳液中,滴加到90 min 时,同时滴加活性艳红X- 3B,约30 min 滴完,然后加入剩余的(0.6%)过硫酸铵水溶液,在86 ℃恒温40 min 后,降温至70 ℃左右,加入氨水氨化至pH值为8~9,并恒温15 min。降温至40 ℃以下,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彩色乳液(硅丙彩色乳液),装桶。
1.3 实验原理
A 单体分子中的—NH2 和颜料分子中的—Cl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6],将颜料分子引入到聚合物链中,其反应原理如图1 所示。

1.4 技术路线(见图2)

2 影响彩色硅丙乳液合成的因素研究
2.1 合成单体的选择
合成单体中所含的—COOH 和—NH2,都有可能与颜料分子中的—Cl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将颜料分子引入到聚合物链中。由于分子中C=O 的共轭效应和N、O 本身的电负性,使—COOH 显酸性,—NH2 显中性,—NH2 较—COOH 具有更强的亲核性,N 的电负性强于O 的电负性,因此更容易与颜料分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6] 。除此之外,在丙烯酸酯乳液合成过程中加入氨水调节pH 值时,—COOH分子之间将形成网络结构,阻止—COOH 分子与颜料分子之间的反应,因此选用含—NH2 的单体作为与颜料分子进行反应的单体更好,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点。
加入含—COOH 的合成单体与含—NH2 的合成单体,制备6 种彩色硅丙乳液,每种彩色硅丙乳液涂刷2 块五合板,在室温下干燥24 h。然后分别将6 种样品的6 块涂板放入沸水中煮30 min 后,放在空气中干燥24 h,与未煮的6 块涂板作对比,实验结果见表1。

注:①离混合单体滴加完的时间。
实验表明,采用颜料分子通过亲核取代与含—NH2 的合成单体制备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彩色乳液具有良好的保色性能。
2.2 含—NH2 单体加入方式对彩色乳液颜色的影响
实验中发现,在聚合反应的不同时间加入含—NH2 的合成单体,所制备的彩色乳液的颜色有很大不同,实验结果见表2。

实验结果表明,含—NH2 的合成单体加入时间越迟,颜料分子被接入到聚合物链的几率越大,乳液的颜色也越趋向于红色,沸水煮后的颜色基本不褪色;含—NH2 合成单体加入的时间越早,乳液中未反应的颜料分子也越多,颜料溶于水相,使乳液的颜色很浓,但沸水煮后颜色褪色。分析其原因有2 点:
(1)含—NH2 的合成单体过早地加入,使其被包裹在乳胶粒子的内面,无法与颜料分子反应,颜料溶于水相,使乳液的颜色很浓,但沸水煮后颜色褪色;
(2)含—NH2 的合成单体加入越迟,在粒子表面所含的氨基官能团越多,越有利于更多的颜料分子通过化学键接入到粒子表面,从而使更多的颜料分子被接入到聚合物链中。
2.3 合成单体加入量对彩色乳液颜色的影响
实验中加入不同量的合成单体A,得到了具有不同着色性能的乳液,实验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合成单体A 的加入量具有一个限度,过多的加入,并不能使合成单体全部接入到粒子的表面,当粒子表明覆盖满合成单体分子后,多余的合成单体只能溶于水相中,乳液中将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加入过多的合成单体,颜料的用量也需适当增加,合成单体加入量以2.0%~2.5%为宜。
2.4 颜料加入方式对彩色乳液合成的影响
将颜料分别按以下3 种方式加入到乳液中:(1)将颜料与单体混合后滴加;(2)颜料和单体预先反应后再与BA、MMA单体混合滴加;(3)聚合反应临近终点时将颜料加入。不同加入方式对彩色乳液性能的影响见表4。

从表4 可以看出,用方式(1)和方式(2)制备的乳液虽然都呈现艳红色,但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在这2 种乳液中存在大量的未反应的合成单体,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颜料的加入将消耗大量的乳化剂。由于颜料分子中具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不可避免的会吸收大量的乳化剂分子(具有亲油性及亲水性的),从而减少了溶液中胶束形成量,已形成的乳化液质量变坏,从而降低了聚合反应速率;同时,由于颜料分子的体积比合成单体大几十倍,而乳胶粒子很小,颜料分子覆盖在乳胶粒子表面的几率更大,阻止合成单体进入乳胶粒子与活性中心进一步反应,因此,颜料参与反应的时间越早,这种影响越大,后合成单体的残余量也就越多。
(2)含—NH2 的合成单体较含—COOH 的合成单体更容易与颜料分子发生反应,由于颜料分子的体积比单体大几十倍,阻止与颜料分子发生反应后的含—NH2 的合成单体进入乳胶粒子与活性中心反应,颜料分子通过—NH2 化学键接入到聚合物链中的数量大大减少,后含—NH2 的合成单体或与颜料分子发生反应的含—NH2 的合成单体残余量也就越多。
(3)采用方式(3)在聚合反应近终点将颜料加入,乳胶粒子表面形成含氨基的官能团就越多,越有利于更多的颜料分子通过化学键接入到粒子表面,从而使更多的颜料分子被接入到聚合物链中,乳液中单体残余量减少。
2.5 颜料加入量对彩色乳液着色性能的影响
实验中加入不同量的颜料,得到了具有不同着色性能的乳液,结果见表5。

实验结果表明,颜料加入量有一个限度,过多地加入并不能使颜料全部接入到乳胶粒子的表面,当粒子表面覆盖满颜料分子后,多余的颜料只能溶于水相中,彩色乳液呈艳红色,当用艳红色的彩色乳液涂刷五合板,五合板也呈艳红色,但沸水煮后,一部分色褪去,五合板呈红色,因此,颜料的加入量控制在0.8%~1.2%为宜。
2.6 涂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将彩色硅丙乳液涂膜充分干燥后,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红外光谱(见图3)。

对于一般酯类分子,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740cm- 1,但在该反应中,如果—COOH 与—Cl 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则由于颜料分子中的存在而与C—O 产生共轭效应,使C=O 的吸收峰向高频率方向移动30 cm- 1。从图3 可以看出,在1750~1770 cm- 1 并没有发现有吸收峰,因此可以证明,合成单体中的—COOH 和颜料分子中的—Cl 之间并没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除此之外,在1614 cm- 1 和1400 cm- 1 的吸收峰也可以证明—COOH 在乳液中是以—CO2,即羧酸盐的形式存在,并未与颜料分子发生反应。而在1665 cm- 1 处的吸收峰则是由于酰胺键中的C=O 引起的,是由于与—C—N—的共轭效应使得原本在1650 cm- 1 处的C=O 键振动向高频率方向迁移了15 cm- 1;在1550 cm- 1 处的吸收峰也说明了溶液中酰胺键的存在,因此,可以说明合成单体A 中的—NH2 与颜料分子中的—Cl 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

3 有机硅丙烯酸酯彩色乳液性能
3.1 有机硅丙烯酸酯彩色乳液的耐候性
将刷有丙烯酸酯彩色乳液(人工配制)与有机硅丙烯酸酯彩色乳液(化学合成)的涂板放入到人工气候仪中,采用连续光照8 h,温度60~70 °C,重复3 次。取出样品与未处理过的试样进行对比发现,刷有丙烯酸酯彩色乳液(人工配制)的涂板已严重褪色;刷有有机硅丙烯酸酯彩色乳液(化学合成)的涂板的涂膜无颜色变化,与未进行人工老化试验的涂板涂膜颜色一致。
3.2 有机硅丙烯酸酯彩色乳液的常规性能
将彩色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6。

4 结论
(1)通过含—NH2 的合成单体,可以将颜料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引入到聚合物链中,制备出彩色硅丙乳液。
(2)推荐制备彩色硅丙乳液的参数为:含—NH2 的合成单体2.0%~2.5%、活性艳红(X- 3B)0.8%~1.2%,可得到吸水率为2%~3%,各项性能均优良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彩色乳液。
(3)研制的彩色乳液除具有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优异性能外,由于颜料分子通过化学键接入到聚合物链中,因而还具色泽自然、不易褪色等优良性能,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