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水性印花涂料的制备
徐子杰,文秀芳,蔡智奇,皮丕辉,徐守萍,程江,杨卓如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1·前言
在织物的涂料印花过程中,因为颜料本身对织物没有粘合力,要使颜料固着在纤维表面,就需要借助涂料。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物由于具有优越的耐氧化、耐气候老化和突出的耐油性能,对极性和非极性表面均具有很强的粘附力,已被广泛用作印花涂料[1]。但其缺点是高温下容易发黏,低温则发脆,且透气性差,不耐水,耐沾污性不够理想。而环氧树脂的耐水性和有机硅的耐热性、透气性则很好地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性能形成互补[2-3]。本文采用有机硅氧烷及环氧树脂对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进行改性,研制了一种能普遍适用于各类织物的印花用胶粘功能乳液。乳液制成印花涂料后,手感柔软,干、湿摩擦牢度符合要求,耐皂洗性能优良。
2·实验
2.1主要原料
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均为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环氧树脂E-44和E-20,分析纯,岳阳巴陵华兴石化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KH-570,分析纯,广州市双键化学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过硫酸钾,分析纯,成都市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OS-15,分析纯,广州市恒滔贸易有限公司;金红石钛白,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二甲基硅油,广州化学试剂厂;WT-105型增稠剂,德谦(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乳化剂、蒸馏水,自制。
2.2聚合工艺
2.2.1预乳化
分别将定量的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环氧树脂、乳化剂(总量的4%)和水混合,用搅拌器快速搅拌30 min,制成核预乳化剂以及壳预乳化剂。
2.2.2聚合反应
将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分液漏斗的四口烧瓶置于恒温水浴中,加入核预乳化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80°C时,开始滴加引发剂(该过程使用总引发剂量的50%),同时开始搅拌(150 r/min),滴加时间为90 min。然后开始滴加壳预乳化剂及剩余的引发剂,滴加时间约30 min。
2.3印花配方及工艺
印花涂料配方:粘合剂56%,金红石钛白40%,增稠剂2%,二甲基硅油1%,尿素1%。印花烘焙140°C/3 min成品。
2.4乳液及产品性能测试
2.4.1弹性
用30 N的拉力朝相反方向用力拉布样,检查弹性。
2.4.2手感
用手触摸来检查柔软度[4]。
2.4.3凝胶率
在聚合反应结束后,收集反应器与搅拌器上的凝胶物,在105°C烘干到恒重,计算其占单体、乳化剂以及引发剂总重的百分率,即:
式中X为凝胶物率(%),m1为凝胶物质量(g),m2为单体、乳化剂及引发剂的总质量(g)。
2.4.4摩擦牢度测试
(1)干摩擦:将试样平放在深圳市海滨仪器有限公司的Model-Y571型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的测试台垫衬物上,两端夹持固定,在摩擦头上固定干摩擦布,摩擦头在试样上沿100 mm长的轨迹作往复直线摩擦10次,时间10 s,垂直压力9 N。
(2)湿摩擦。换湿摩擦布(含水率95%~105%)按上述方法试验。
等级评定:1级──有严重划痕;2级──有少量划痕;3级──基本无划痕;4级──无划痕。
2.4.5皂洗牢度
把涂料印花样品浸于65°C、2%的洗衣粉液中,浸泡3 h后取出,用手均匀用力地沿横纹方向往返搓洗10次,观察有无裂纹、脱落及褪色情况,以级表示。1级──有严重裂纹,脱落及褪色明显;2级──有裂纹,脱落及褪色一般;3级──有少许裂纹,无脱落及几乎不褪色;4级──无裂纹,无脱落及不褪色。
3·结果与讨论
3.1红外光谱分析
聚合物乳液经过破乳、洗涤、抽提、真空干燥后,与KBr研磨制成压片,利用美国Perkin-Elmer Spectrum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检测,其结果如图1。可以看出,2 931 cm-1处有强吸收峰,为─CH2─非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 729 cm-1处的强吸收峰是羰基吸收峰,表明聚合物中含有酯键;1 166 cm-1处有C─O─C伸缩振动吸收峰,这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特征吸收峰;1 030、1 072和1 118 cm-1处出现了Si─O─Si键特征吸收峰,说明该红外试样存在由硅氧烷水解缩合后产生的交联结构;910 cm-1处出现了环氧树脂的环氧基特征峰,1 602 cm-1、1 452 cm-1处也出现了环氧树脂中苯环的骨架振动特征吸收峰。
3.2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