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玻璃产业飞速进步,工艺水平和设备也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但我国玻璃工业发展仍未脱开粗放方式,存在发展无序、产能失控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节能减排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奋斗目标。
平板玻璃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材料工业。从1989年起至今,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一直占据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平板玻璃大气污染物排放也居世界同行业首位。玻璃产业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玻璃液熔化过程中使用重油或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排出的烟气。平板玻璃窑炉烟气排放量大,熔窑部分占玻璃厂总能耗约八成以上,是重点耗能环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的比例将提高到35%左右,建筑节能滞后,能耗高,污染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解决玻璃高耗能、高污染难题,玻璃行业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优化原料
目前国外在原料方面利用霞石正长岩代替钾长石以达到节碱、节能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用碳素粉代替煤炭粉添加剂以增强玻璃白透性并减少微气泡的办法,也获得很好的成效。与此同时,可以通过优化配合料组分、预热等方面开展工作,配合料经预热后,可以降低玻璃熔化温度,减少燃料用量。
2.优化燃料结构
淘汰使用高碳劣质燃料鼓励使用低碳清洁燃料。例如电力和化石燃料组合,电助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合理的电能助熔可以降低窑顶温度20~50℃,节约燃气5%以上,排污率下降50%。
3.全氧燃烧技术
利用氧气纯度>90%的氧气代替空气与燃料进行燃烧,该燃烧技术中起助燃作用的为氧气,与传统燃烧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对于节约燃料,减少NOx排放,改善环境效果十分显著。
4.余热回收
玻璃生产线中热工设备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大部分都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余热回收利用要求满足工艺需要、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可以用于助燃空气的预热、余热发电、生产热水和蒸汽。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而且环保。
5.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是指烟气中排放NOx经过物理化学变化,终形成无污染的N2和水等物质排入大气。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技术。SCR脱硝效率能达到70%以上,NOx的排放完全达到国家对玻璃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的新标准。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玻璃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能耗和排放仍然很高。升级玻璃工业新技术,调整技术结构,开发新的熔融技术,已成为新世纪玻璃工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