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氟含量的苯丙树脂及防污涂料的性能研究
王磊磊 陈美玲* 杨 莉 高 宏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8)
海洋生物对海上作业及船舶运输产生的生物污损大致分为4个阶段:(1)蛋白质、多糖等可溶性有机碳在材料表面吸附形成条件膜;(2)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附着和生物膜的形成;(3)真菌、藻类等生物的附着;(4)大型污损生物藤壶、牡蛎、贻贝等的附着。诸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污损发展的前一阶段对后续阶段生物的附着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材料表面初期污损的防控至关重要。
随着附着污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以及传统有机锡防污涂料在2008年被完全禁用,环保无毒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与开发迫在眉睫。其中,氟树脂以其致密的分子结构、具有表面磨擦系数低、表面能低、使灰尘、水分很难附着在涂膜表面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以Akzo Nobel公司为代表的全球各大涂料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了以氟树脂为基料的无毒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研究。本方法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用氟树脂对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苯丙树脂进行了改性合成,并讨论了软硬单体比和氟含量对改性苯丙树脂的常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进行实海挂板试验。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工业级,哈尔滨雪佳氟硅化学有限公司;环氧树脂:工业级,沈阳昊天树脂材料有限公司;混合溶剂:自配;消泡剂、分散剂、流平剂:海鸣斯德谦(上海)化学有限公司;纳米SiO2:工业级,浙江宇达化工有限公司;各种微米级颜填料:工业级。
1.2 氟改性苯丙树脂的合成
将一定配比的软硬单体、部分氟单体和引发剂溶于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加热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反应温度,保温;同时滴加剩余的反应单体和引发剂,保温;后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溶液,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出料。
1.3 树脂性能表征
用Avatar 360智能型红外光谱仪对合成树脂进行红外检测;根据公式(1)计算合成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
m树脂=m1-m2 (1)
其中:Tg—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K);Tgi—单体i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K);Wi—单体i的重量百分比。
将少量树脂放入表面皿中,150℃下烘干,利用(2)式进行转化率的计算。
m# =m2-M2 (2)
1.4 防污涂料的制备
将纳米SiO2溶于混合溶剂中,经超声处理后加入颜填料和适量的润湿分散剂,在SDF400分散砂磨机中高速分散,再加氟改性苯丙树脂、适量的流平剂,经低速分散,滴加适量消泡剂置于QZM 锥形磨研磨,制得防污涂料。
1.5 涂膜性能检测
用JC2000C1型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树脂和涂料的涂膜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在漆膜附着力试验仪QFZ上,按照国家标准GB1720-79对树脂和涂料的涂膜进行附着力测量;按照国家标准GB1732-79漆膜耐冲击强度测定法测定防污涂料的抗冲击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氟改性苯丙树脂的FT-IR分析
图1为氟改性苯丙树脂红外谱图。由图可知,在1680~1620cm-1处无C=C吸收峰,3040~3010cm-1处无烯键上的C-H吸收峰,说明原来单体中的不饱和碳碳双键已经打开参与反应。并且,在1730cm-1处有C=O 吸收峰,在2900cm-1处有C-H 吸收峰,在2960cm-1处有-CH3伸缩振动吸收峰,2875cm-1处有-CH2伸缩振动吸收峰,1450cm-1、1385cm-1处有-CH3和-CH2变形振动峰,说明丙烯酸酯参加了共聚反应;在3457~3560cm-1 之间有-OH 振动吸收峰,在1300~1450cm-1之间有-OH的变形振动吸收峰,是因为溶剂中正丁醇的醇羟基的存在;在1347~1288cm-1 处有-CF3吸收峰,1240~1040cm-1处有-CF1
吸收峰,说明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参加了反应。上述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芳香烃类单体和氟单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了氟改性苯丙树脂。
2.2 氟改性苯丙树脂
2.2.1 软硬单体比例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软硬单体比例对树脂的附着力、玻璃化温度及以及涂膜室温实干时间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软硬单体比例的增加,其附着力明显改善,但玻璃化温度降低,涂膜干燥时间延长。其主要原因是软单体的结构式中只有1个双键,而且是单取代,参与聚合双键变单键,分子可以绕轴自由旋转,取代基团使分子间吸引力变大,所以其玻璃化温度降低。而树脂的玻璃化温度直接影响涂膜的性能,玻璃化温度高,树脂的脆性增加,附着力也就不好;若玻璃化温度低则干燥时间长,不宜成膜,因此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以稍高于室温为宜。本研究中,当软硬单体比例为0.46时,树脂的附着力为1级,玻璃化温度为30.8℃,成膜性良好。
2.2.2 氟单体含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当软硬单体的比例为0.46时,氟单体加入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氟单体的引入,合成树脂的接触角明显增大,附着力等级提高,玻璃化温度降低。众所周之,氟原子半径仅比氢原子大,C-F键能高达486kJ/mol,因此氟树脂具有耐候、耐污、耐腐蚀及自洁的等优点,将氟元素引入到以C-C键和C-H键为主的苯丙树脂中,并接枝到侧链上,可明显降低漆膜的表面能,使其含氟的基团向表面聚集,从而明显改善苯丙树脂的疏水性。当氟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树脂涂膜表面的氟基团(-CF2和-CF3)达到饱和。因而,当氟含量大于17.3%以后,树脂涂料的接触角没有增加,保持在100°以上。因而,2-3树脂即氟单体含量为17.3%时,树脂的性能达到佳。
2.3 防污涂料性能及实海试验
2.3.1 氟含量对防污涂料性能的影响
颜填料的加入会对树脂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考察氟含量不同的树脂在添加颜填料后其涂料的性能,研究中分别以上述不同氟含量的树脂为基料,添加了24.1%的颜填料,制备了相对应的防污涂料,并对涂料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氟含量的树脂的涂料涂膜的接触角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附着力也随着氟单体的加入得以改善。这是由于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偏高,使涂料的附着力和抗冲击力偏低(如3-1和3-2),而在此氟单体充当软单体角色,降低了苯丙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从而降低了涂料的脆性,使涂料的附着力和抗冲击力提高。同时,微米和纳米级颜填料的加入,填充到树脂的大分子间隙中,提高了树脂的致密度和韧性,因而提高了涂料涂膜的疏水性和抗冲击性能。
2.3.2 实海挂板试验
根据GB5370-2007,将具有不同氟含量的防污涂料涂在表面涂有环氧底漆的碳钢板(200mm×300mm×3mm)上,然后固定在两根表面涂有环氧底漆的铜合金边框上,在大连附近海域进行了60天的实海浸泡实验,隔1个月观察1次,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在浸海30天的情况下,0#环氧底漆空白样和氟含量为0%的1#涂料涂膜表面出现少量淤泥和海藻类植物附着,2#涂料也有少量淤泥附着;随着浸海时间的延长,达到60天时,0#对照样表面有大量淤泥和海藻类植物附着,1#涂料表面有少于0#空白样的淤泥和海藻类植物附着,2#、4#、5#涂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淤泥附着,3#涂料表面基本没有附着物。再次证明了氟改性树脂涂料的疏水防污性能,且从污损的初期开始采取好的防污措施,更能体现防污的有效性。因而本试验中,3#涂料涂膜的防污性能佳。
上述3#涂料用JC2000C1接触角测量仪测得的接触角、用4倍可调的GE-5数码显微镜测得附着力、抗冲击力,检测后的表面状况分别见图3、图4、图5。
上述3#涂料用JC2000C1接触角测量仪测得的接触角、用4倍可调的GE-5数码显微镜测得附着力、抗冲击力,检测后的表面状况分别见图3、图4、图5。
3 结论
用自由基聚合法,可以合成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氟改性苯丙树脂,当软硬单体比例为0.46、氟单体含量为17.3%时所得的树脂性能好。氟单体含量对涂料涂膜的疏水性能影响很大,随着氟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实海挂板实验结果表明,以佳配比的氟改性苯丙树脂配制的防污涂料,涂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45.5°,附着力等级1级,在50cm垂直高度下重锤冲击无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