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纳米银海洋防污损涂料研究

   日期:2021-06-10     浏览:355    
核心提示:环境友好型纳米银海洋防污损涂料研究汪国庆1,李文戈2(1.上海暄洋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611;2.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
环境友好型纳米银海洋防污损涂料研究

汪国庆1,李文戈2
(1.上海暄洋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611;2.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201306)

1 引言
海洋污损生物又称海洋附着生物,是生长在船底和海中一切设施表面生物的总称。目前已知的污损生物有2 000 多种,包括动物类、植物类和微生物类等[1]。我国沿海有600 多种污损生物,其中主要的污损生物有藤壶类、苔藓虫类、水螅虫类、软体动物类、蛀船虫类、海藻类等。由于全球海洋环境条件的不同,海生物污损体现出因地域不同、季节不同而污损生物种类和附着量不同的特点[2]。正因为海洋污损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防除海洋生物污损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和研究热点。
传统的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是通过防污剂的渗出对附着生物进行毒杀达到防污目的的,它包括基料可溶型防污涂料、磨蚀型防污涂料和自抛光防污涂料等,虽然在防污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类涂料中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防污剂或多或少会污染环境,造成生物变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以及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随着人们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海事组织已明文禁止传统海洋防污涂料的使用。如海事组织规定2008 年1 月1 日是有机锡类防污涂料在船舶上使用的后期限[3]。我国也于1995 年发表了“21 世纪海洋发展宣言”,明确提出发展无公害的海洋防腐和防污技术。因此,开发低毒、无毒的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已成为海洋涂料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已把此类涂料的研发纳入海洋重大环保工程和重大技术领域,给予重点扶持[4] 。

2 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研究现状
目前,开发新型低毒、无毒的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的途径主要有以下2 个方面[5] :一是寻找防污高分子材料;二是寻找无毒的防污剂,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防止生物附着。这些研究大都从生物附着机理入手,通过模仿生物界,用“友好”的方法来阻止污损。
2.1 低表面能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
研究发现, 海洋生物附着初期是通过分泌黏液润湿附着表面来实现的,而当防污涂料的表面能小于2.5×10-4 N/m,即涂料与液体的接触角大于98° 时,海水中的醣蛋白及多糖类物质就不易吸附在表面,致使海洋生物难以附着或者附着不牢。由物理化学的理论可知,当液体(包括水、油、油性污垢)的临界表面张力大于接触表面的表面张力时就不会润湿该表面,表现憎水、憎油和防污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基体树脂改性,降低涂膜表面自由能的办法达到抑制海洋生物附着的目的。这类涂料是基于涂膜表面的物理作用,不存在物质的释放损耗问题,完全不含带有毒性的防污剂,能起到长期防污的作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该方法是较为理想的研究方向[6]。
目前国内外对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研究已经很多,根据基料的不同可将现有的低表面能涂料分为4种[7] :①有机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包括以硅橡胶为基料和以有机硅树脂为基料;②有机氟低表面能涂料,包括高氟含量氟化聚氨酯防污涂料和低氟含量防污涂料;③硅-氟树脂低表面能防污涂料;④其它树脂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如以氯磺化聚乙烯为基料的低表面能防污涂料[8]。其中前3种树脂由于性能较好,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⑴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为弹性体,容易变形,但其结构稳定且很少发生变化,同时具有憎水性和弹性,可使其表面污损物通过剥离机理实现脱落[9]。目前用于防污涂料的有机硅系列化合物包括硅氧烷树脂、有机硅橡胶及其改性物等,但相对其它类型的涂料,都存在着不易施工、涂膜过软、易被破坏、附着力差和强度低等问题。
1972 年美国获得第1 个硅氧烷系防污涂料专利,该防污涂料的防污有效期达2~3年。美国海军研制出一种涂料[10],是在硅橡胶中添加相对分子质量低的甲基硅氧烷,使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硅橡胶等基料在强度、抗撕裂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这种涂料正在快速舰艇上试用;田军等[11] 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氧树脂为基料,聚四氟乙烯和石蜡油为填料,二氧化钛和氧化镁为颜料,聚酰胺为固化剂,开发出一种无毒防污涂料;另外,为解决有机硅树脂对底材附着力差的问题,现已研究出3 层涂料体系[12],即以环氧聚酰胺做防腐底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与聚硅氧烷的互穿网络聚合物为中涂层,有机硅作为防污面漆。
⑵有机氟树脂。其表面能低,结构非常稳定,涂层表面的污损物是通过剪切力而脱落的[9] ,涂膜中要保证有足够的氟化基团,F 原子通过交联作用固定在底材表面,可以抵抗海洋黏附物的重排及渗透作用,从而在海洋环境中保持稳定。美国海军“鹦鹉号”军舰涂覆的防污涂料是以全氟烷基聚醚聚氨酯为基料[13],以聚氟乙烯粉末为填料,已有7 年的使用记录,但需每半年上坞清洗船壳底部。美国Aerojet Gerenal 公司合成了一种氟化侧链的聚醚多元醇[14],经异氰酸酯固化后,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受氟化侧基的影响从107° ~ 137°不等,具有高憎水性、低表面能、低摩擦系数和污损
放等特性。美国化学公司采用2-异丙烯基-2- 恶唑啉交联聚全氟代表面活性剂制得有效的氟碳树脂防污涂料,该涂料交联密度高,取向的含氟端基严格固定,比目前的其它氟涂料更为有效。田军、薛群基[15]以聚氨酯或环氧改性有机硅橡胶为基料,分别添加具有低表面能的辐照四氟乙烯、石墨层间化合物(GIC)和氟化碳酸盐等粉末,制成防污涂料,在厦门海区进行浅海挂板试验,发现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橡胶为基料的含氟或含氟化石蜡涂层防污性能较好,有效期为1年,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橡胶为基料含氟涂层或聚四氟乙烯板防污有效期近1 年,但效果比前两者稍差。田军等[11]考察了不同表面状态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和含有机氟、有机硅涂料的防污功能。聚氨酯、醇酸、氯醋乙烯等树脂为基料的涂层防污性差;而涂层中含有有机硅橡胶比含有聚四氟乙烯更有利于防止海洋生物附着。
⑶硅-氟树脂。硅-氟树脂是配合使用了具有低表面能性质的物质,通过以硅氧链为主链,在侧链中引入一定浓度的CF3 基团而制成的,其特点是兼备了线型硅氧烷的高弹性、高流动性和氟碳基团超低表面能[16]。该基团由于具有极大的表面活性而严格取向表面,具有更加优异的防污性能。但目前研究的技术路线不如前两者多, 缺乏实船使用报告。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由于其无毒及独特的防污机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对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研究较成熟,已经有多种产品供舰船防污使用。但此类涂料存在与底漆配套性差,重涂性不好等问题,目前国内外正进行这种涂料的改性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防污效果。
2.2 防污剂的无毒化
传统的防污剂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无毒防污涂料用的防污剂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在一定浓度下,对污损生物有效,而对非污损生物无效;在环境中半衰期短,容易降解,能防止在食物链中沉积到有毒水平;适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对自然界生态平衡无危害;符合政府法规,对大气和水无污染、人体健康无危害。现行的无毒防污剂分为天然生物防污剂和人工合成的无毒防污剂2 种。
⑴天然生物防污剂。据报道,从许多动植物中可以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作为防污剂。天然防污活性物质来源于自然界,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且能满足无毒防污剂的条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植物、海洋细菌、海洋动植物3 个方面。研究表明,胡椒、辣椒或洋葱等陆地植物的提取物———辣椒素,可有效防止各种细菌和海生物的污损。将液态辣椒素或结晶辣椒素与适当的防腐蚀环氧树脂或者与SiO2 混合,溶于自由流动的均匀液态含油树脂中[17],制得防污涂料,不仅可以抵抗海洋生物的附着,且对金属、木材及水泥等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从海洋细菌(如硫细菌)中,可提取出非硫杆菌、氧化硫杆菌。经培养和离心浓缩后,固化制成活性生物材料,然后与适量的丙烯酸乳胶和松香混合,配制成细度为80 μm 以下的防污涂料,可抑制各种海生物的幼虫。海洋细菌对海生物的幼虫的抑制作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是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关于天然防污剂的研究还处在基础理论阶段,但可以预见,在防污涂料的可控制技术日趋完善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制备出含有天然防污剂的高效、无污染的防污涂料。
⑵人工合成的无毒防污剂。有机锡涂料之所以被禁用,是因为形成的三丁基锡比较稳定,难以分解,能在海水里积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需改变反应途径,在涂膜与海水之间建立一种独特的离子交换关系,使生成的产物能够被分解而不易被生物积累。目前,关西涂料公司已开发出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涂料,该涂料与含锡涂料具有相同的自抛光防污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三丁基锡在海洋中的积累。丙烯酸锌共聚物与海水之间是一步完成的离子交换反应,而含锡共聚物在海水中发生水解和中和两步反应,因此, 丙烯酸锌水解完成的步骤更简化,与三丁基锡防污涂料相比,含丙烯酸锌共聚物的防污涂料可更方便地依据船舶的航行条件对其进行控制。海洋污损生物的适宜生长环境是pH 为7.5 ~ 8.0的微碱性海水,在强碱或强酸性的环境中均不易生存。有资料表明,用碱式硅酸盐为成膜物,可以开发出既便宜又无毒的防污涂料。但此种涂料的有效防污期不长,理化性能差,与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其它的硅酸盐(如沸石,即含结晶水的硅铝酸盐)也可以作为防污剂[18],硅铝酸盐在海水中与H+ 等进行交换,释放出防污离子,起到防污作用。此外,还可以添加其它防污剂与硅酸盐进行协同作用,如Zn、Al、ZnO、BaSO4等[19] 。以硅酸盐为主防污剂,配合其它防污助剂,并选择与硅酸盐相容性好,具有一定自抛光能力的树脂(如丙烯酸树脂)作为成膜树脂,制成一种高颜基比、高固含量的涂料体系,其防污期可达2 年以上。

3 纳米材料在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将纳米材料引入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的开发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使得防除海洋生物污损存在可能:①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占总原子的百分比增加,且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面能的不安定原子,这类原子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吸附位点与作用位点,极易与外来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因此使其吸附细菌、病毒及有机物等的能力大大提高;②通常纳米材料的表面还原电势高,极易使其周围产生原子态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③纳米材料可以强烈吸附细菌体内酶蛋白分子中的—SH、—NH2、—COOH 等基团,并与之反应,从而阻碍了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来源,破坏了细菌的细胞膜,致使细菌死亡;④纳米材料还可以破坏细菌内的能量释放体系,并能阻断DNA 的生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此外,用纳米氧化物等材料改性的防污涂料,其表面出现强烈的“疏水性”,使水中的各种杂质不会沾到涂料的表面,减轻了污水等对涂料的侵害,从而提高了涂料的耐污性能。
基于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纳米金属材料,如纳米银、纳米氧化亚铜为防污剂进行了防污涂料的开发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纳米银作为防污剂来开发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是可行的。银是人体组织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无害的,WHO 规定银对人体的安全值为0.5×10-7以下,饮用水中银离子的限量为0.05 mg/L。银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所有金属中其杀菌活性名列第2。美国科学家纽曼[20]的研究表明,银离子有破坏细菌、病毒的呼吸功能和分裂细胞的功能。银的优良抗菌特性使其具有成为抗菌材料的潜力。研究表明,纳米银由于表面效应,抗菌能力是微米级银粒子的200 倍以上,抗菌性能也远远大于传统的银离子杀菌剂(如硝酸银和磺胺嘧啶银),是新型高效的抗菌剂[21]。纳米银颗粒在杀菌过程中能很好地识别菌群,可以很好地维护有益菌群的生存环境,对于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正常细胞无任何破坏作用,不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纳米银对人体不会有任何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课题组利用纳米银为防污剂,硅烷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制备了相应的防污涂料,并参照GB/T 7789—2007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和评价,试验周期为30 d,初步结果见图1 所示。

图1 纳米银/硅烷丙烯酸防污涂料试验结果
从图1 中可以看出纳米银/硅烷丙烯酸防污涂料具有较好的防污效果,未见藻类附着,藻类附着数和覆盖面积百分数均为0,说明防污效果明显。
此外,在实际海洋环境中也进行了系列自制防污涂料的相应试验,也有很好效果的配方样品,如纳米银/聚氨酯防污涂料。图2 是纳米银/聚氨酯防污涂料实海挂片样板在海水中浸泡30 d 的结果照片。

图2 纳米银/聚氨酯防污涂料实海挂片结果
图中D 为表面只涂刷了纯聚氨酯涂料的空白样板,其在海水中浸泡30 d 后,表面完全被海洋生物覆盖,包括贝类、海藻、海带等,这是由于聚氨酯涂料在海水浸泡和海浪冲击等综合作用下,逐渐溶解于海水中,裸露出来的碳钢表面立刻被微生物膜层附着,因而成为海洋附着生物优先附着的部位。A 为纳米银含量为0.03%的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涂层,在海水中浸泡30 d后,样板表面也被附着生物覆盖,但是没有贝类软体动物,只有海藻之类的海洋植物附着,说明涂层中逐渐释放的纳米银颗粒对海洋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干扰了海洋软体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直接影响了海洋软体动物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当涂料中纳米银含量达到0.06%时,样板表面的附着生物更加减少(见图中B);当纳米银含量达到0.09%时,样板表面几乎没有附着(见图中C),这说明随着纳米银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对海洋生物的抗附着能力也随之加强。由试验可以看出:①纳米银涂层对于不同硅藻、绿藻以及蓝藻的抗附着能力不同,含量为0.06 %的纳米银涂层,对考察藻种都具有很有效的防附着作用;纳米银浓度越高,对藻类附着的抑制作用越明显。②纳米银/聚氨酯复合涂层可明显提高碳钢在海水中的抗附着能力,且随着纳米银含量的增加,其抗附着能力逐渐增强,当纳米银含量达到0.09%时,在海水中浸泡30 d的样板表面几乎没有海洋生物附着。③与通常需要加入很大量才能发挥显著抑制效果的氧化亚铜相比,上述试验结果的获得只需较低浓度的纳米银。
以上实验室和海洋环境现场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用作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中的防污剂是可行的。因此,在船舶涂料中添加纳米银,可以通过纳米银的杀菌作用来防止微生物的附着,进而防止由此引起的微生物的腐蚀。

4 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开发环保型防污涂料是未来海洋涂料发展的重点之一。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和开发低毒、无毒防污剂是发展无毒海洋防污涂料具潜力的方向。环境友好型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今后的发展趋势表现在:①对于低表面能防污涂料中的有机硅系列,要提高和克服涂膜附着力差和强度低等的问题。对于有机氟系涂料则通过各种改性,降低其价格以及简化制备工艺的要求;②加强对各种低毒、无毒防污剂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化学合成技术和天然物质的分离提取技术,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③加强海洋生物污损及防污机理的研究,从而指导开发性能更为优良的、环境友好的、长效的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

5 结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有毒防污涂料终究会被淘汰,开发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成为21 世纪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方向之一,而揭示海洋污损生物的群落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从生态、生理以及分子水平阐明海洋污损生物附着机理及其所需条件,是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无毒防污技术的前提。鉴于此,防污涂料的研究应进一步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在生物学基础上,通过与物理、化学及材料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通过应用纳米材料等技术,为研发高效可靠、可被环境接受、并能解决海洋生物污损这一难题奠定基础。
 









打赏
广告位
 

相关有机锡应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3761290006

微信咨询

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

Baidu
map